宁德时代以353亿港元刷新全球年度募资净额纪录、吉宏股份成首家上市即纳入港股通的“A+H”上市公司、舒宝国际上市首日上涨超31%……2025年上半年,福建企业境外上市“好戏连台”。
记者6月30日获悉,在这场闽企出海的浪潮中,福建省以政策红利、跨境服务与侨资纽带构建三重引擎,今年上半年共推动6家企业登陆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突破332亿人民币。
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
福建是著名侨乡,海外闽籍华人超1000万人,尤其在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区形成强大的商业网络。长期积累的“侨商资本”与“商业信用”成为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独特优势,也为福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天然的资本支持和投资者基础。
据Wind不完全统计和公开资料,目前福建省在港股以及美股等境外主要资本市场上市企业共84家,数量居全国第6位;在新加坡、英国等地上市企业共19家。另有近20家优质闽企在境外主要资本市场排队上市。
福建传统特色产业,与境外特别是港股契合度高。如福建的纺织鞋服(安踏、361度)、食品加工(燕之屋、久久王)、生活用品(恒安国际、舒宝国际)等消费类产业,与港股投资者对稳定现金流行业的青睐高度契合。
“福建的消费类企业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商业模式和盈利稳定性符合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评估标准。”一位长期关注福建企业的资本市场人士分析道,这种基于产业特质的契合,为闽企铺就了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坚实路基。
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的注入,强力反哺福建产业的升级与全球化进程。境外上市已从单纯的融资渠道,升级为闽企全球化运营的支点。
据了解,泉州企业舒宝国际在获得港股融资后,迅速抢占俄罗斯纸尿裤市场39.6%的份额,上演了“上市即出海”的加速度;宁德时代赴港股上市后,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更吸引了涵盖主权基金、产业资本在内的多元化国际投资者,为其全球产能布局注入强劲动能;紫金矿业拟分拆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赴港上市,目标聚焦“深耕境外矿产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福建企业境外上市的产业图谱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从拟境外上市的企业结构分析,福建正从传统消费制造向硬科技主导实现战略跃迁。据了解,在2025年厦门13家拟上市企业中,9家来自AI及新能源领域。
打通企业出海“闽式通道”
政策“组合拳”破除闽企出海壁垒。福建省级层面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鼓励企业境外上市与跨境并购,扫除政策疑虑。
与此同时,福建省“搭台唱戏”,构建闽企出海生态。福建省委金融办、福建省商务厅连续多年与香港贸发局等举办赴港上市培训活动,并与新加坡交易所建立合作并举办培训。
除此以外,福建省委、省政府举办世界闽商大会、“9·8”投洽会、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福建创新发展大会等大型对接活动,积极加强与境外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外商等合作,并与港交所、MOX澳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帮助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金融合作网络同步织密,打造全链条服务矩阵。福建省积极支持兴业证券、华福证券在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服务企业赴境外上市能力。同时积极加强与国泰海通、中金公司等海外上市服务能力较强的券商的金融合作,为企业提供境外上市服务。
从政策护航到平台搭建,从机构培育到生态完善,福建省在闽企出海领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闽式通道” 的成功打通,不仅展现了闽企逐浪全球资本的志向,更彰显了福建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入全球经济格局的决心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