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丹股份:内幕交易与实控人减持,投资者权益何在?
在资本市场中,公平、公正、公开是基本原则,也是投资者权益得以保障的基石。然而,正丹股份近期却因内幕交易和实控人减持等一系列事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众多投资者深感失望与愤怒。
2025年8月15日,安徽证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正丹股份内幕交易的黑幕。原副总经理宋金留,在2024年4月6日至4月15日的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与内幕信息知情人、董事长曹正国多次一同出差。在此期间,宋金留不仅自己大量买入正丹股份股票,还建议他人买入。其账户资金变化以及交易量放大买入时间,与内幕信息的形成时间、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接触时间基本一致 。经测算,宋金留内幕交易获利240.78万元。尽管宋金留坚称是根据专业能力和公开信息判断买入,但监管部门并未认可这一辩解,最终对其作出罚没1023万元的严厉处罚。
这一事件充分暴露出正丹股份在公司治理和信息管控方面存在严重漏洞。作为公司高管,宋金留本应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却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触犯法律底线,进行内幕交易。而公司董事长曹正国,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在与宋金留的接触中,未能做好内幕信息的保密工作,也难辞其咎。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损害了广大普通投资者的利益。让那些基于对公司的信任,通过合法途径获取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者,在这场不公平的游戏中处于劣势,甚至遭受损失。
与此同时,正丹股份控股股东禾杏企业有限公司在2025年6月10日至7月1日期间,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了公司股份约2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754%。实控人在公司被曝内幕交易的敏感时期减持股份,难免不让人产生诸多联想。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缺乏信心?还是利用内幕消息提前套现离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行为都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导致公司股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正丹股份的内幕交易和实控人减持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自身的形象和声誉,也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它让投资者对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产生怀疑,降低了市场的吸引力和公信力。如果类似的行为得不到严厉的打击和纠正,将会引发更多的效仿,最终破坏整个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
正丹股份必须深刻反思,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杜绝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监管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投资者对正丹股份的信心,也才能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与公开,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广大投资者在面对此类事件时,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风险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