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盘盘面回顾】
财联社8月19日讯,市场早盘震荡分化,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6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87亿。盘面上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华为概念股震荡走强,诚迈科技20CM涨停。CPO等算力硬件股维持强势,新易盛等多股续创历史新高。白酒等消费股展开反弹,酒鬼酒涨停。下跌方面,军工股展开调整,烽火电子跌超5%。截至收盘,沪指涨0.3%,深成指涨0.3%,创业板指涨0.39%。
个股来看,今日早盘涨停数量为71家(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封板率为85%,连板股数量为23家,金田股份5连板,济民健康4连板,同洲电子、汉钟精机、川润股份、华宏科技、新天药业、诺德股份、方正科技、东阳光、大智慧、科森科技、申联生物3连板,国机精工、利欧股份、慈文传媒、中科金财、伟隆股份、福瑞股份、中科海讯、红豆股份、华胜天成、剑桥科技、汇得科技、明新旭腾、园林股份2连板。
板块上,华为概念股震荡走强,诚迈科技、四川长虹、意华股份涨停,慧为智能、润和软件、高新兴、税友股份、常山北明涨幅居前。消息面上,8月16日,央视《对话》聚焦鸿蒙生态的最新进展,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首先披露了鸿蒙最新进展,目前,鸿蒙5.0终端数量已突破一千万。这标志着,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迈过关键门槛。

长江证券认为,随着鸿蒙6操作系统的发布,鸿蒙操作系统持续演进,并带动其原生应用生态加速建设。有望吸引更多开发者及厂商加入鸿蒙生态,形成正向循环,促进鸿蒙生态加速发展。
CPO等算力硬件股维持强势,意华股份、剑桥科技涨停,强瑞技术、兆龙互连、德科立、天孚通信涨超10%,太辰光、联特科技、东田微等涨幅居前。

中金公司此前研报表示,全球各大模型厂商在2Q25正以更快的节奏将更强能力的产品推向市场;用户侧,token的加速消耗也推动着算力需求持续提升。算力在后GPT-5时代依然为“硬通货”。
创新药再度活跃,申联生物、博济医药、立方制药、塞力医疗、新天药业涨停。

中国创新药企业的license-out交易热度仍在持续。据东吴研报数据,2024年全年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94笔,同比增长6%;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总首付款达4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数量与金额均再创新高。2025第一季度,license-out交易共33笔,同比增加32%;从交易金额上看,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超过250%。随着中国创新药管线质量的持续攀升,未来中国企业license-out数量与金额都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国产创新药进行海外授权有望形成常态化。
白酒股迎来反弹,酒鬼酒涨停,皇台酒业、舍得酒业、山西汾酒、金种子酒、水井坊等跟涨。

消息面上, 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此外,今年7月份,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发文称,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名打造的白酒产品酒鬼·自由爱单品,今年营收可能达10亿元。长江证券表示,从短周期来看,目前行业仍处于主动去库存的磨底期。从需求端来看,政策短期形成一定冲击,但行业需求结构不同于上轮,后续随着宏观经济和居民消费信心的修复,有望进入修复态势。
综合来看,今日早盘震荡分化,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其中算力硬件方向持续活跃,CPO概念股再度领涨,不过前几日最为火爆的液冷服务器方向则陷入分化。另一方面,华为概念股同样涨幅居前,并带动国产算力链全线走强,此外白酒、创新药等方向同样展开反弹,整体而言市场延续良性轮动局面。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上海:加快机器人应用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部署应用工业机器人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三部门19日联合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快机器人应用。支持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面向重复性强、危险性高、对健康存在危害的工作场景部署应用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物料搬运等环节开展规模化应用。推动钢铁、船舶等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制定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安全性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推动产品“持证上岗”。
2、《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布: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财联社8月19日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9日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三年时间努力,本市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语料、模型、平台、场景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服务商,加快形成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