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专家、“70后”邹余耀,欲将国内第一家金刚线上市公司三超新材(300554.SZ)的控制权转让。
接手的是“80后”无锡富豪柳敬麒,其为目前光伏组件企业博达新能的实控人。
而这也引发了业内关于三超新材易主后是否会迎来光伏资产注入的猜想。
不过,就在三超新材公布易主当晚,博达新能相关人士回应称:“柳总的投资平台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不涉及博达新能或相关业务。一切以公告信息为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是博达新能实际控制人柳敬麒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
2023年,以工程施工业务为核心的A股公司交建股份(603815.SH)曾发布定增方案,拟收购博达新能70%的股权,但这项并购案于2024年终止。
而与2023年的定增交易所不同的是,柳敬麒若顺利拿下三超新材,无论其未来是否会注入博达新能,其主动权都将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步走”拿下控制权
根据三超新材8月4日晚间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柳敬麒拟通过“三步走”的方式拿下该公司控制权。
第一步,无锡博达合一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达合一)、无锡博达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达新能)与三超新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邹余耀、持股5%以上股东刘建勋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博达合一分两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合计受让邹余耀、刘建勋持有的公司1898.54万股股份。其中,第一期股份转让为博达合一以24.52元/股的价格协议受让三超新材1025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8.97%),交易价格约2.51亿元。
第二步,博达合一与邹余耀、刘建勋签署《表决权放弃协议》,而在上述第一期股权交割以及表决权放弃完成后,博达合一将成为三超新材的控股股东,柳敬麒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此后,便进入第二期股权受让阶段,双方约定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第二期873.54万股股份交易。
第三步,博达合一与三超新材签署《股份认购协议》,拟以现金方式认购三超新材定增股份约1247.50万股。
而上述“三步走”若顺利完成,博达合一将拥有三超新材约3146.04万股股份,持股比例、表决权比例均达到24.8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由于第二期股份交易作价暂时无法确定,但就第一期股权交易和定增而言,博达合一累计斥资将超过5亿元。
考虑到第二期股权交易单价不低于第二期标的股份转让协议签署日三超新材股份大宗交易价格的下限且不低于第一期股份转让单价,预计第二期总交易作价不低于2.14亿元。
即,“三步走”完成后,博达合一总斥资不低于7.15亿元。
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光伏金刚线企业,三超新材在过去几年明显受到光伏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其业绩在2024年跌入谷底。
财报显示,三超新材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滑27.49%;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由盈转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轮周期中,三超新材同样也陷入亏损——在其上市后的第二年,即2018年,受到“531光伏政策”影响,光伏产业需求萎缩,三超新材当年净亏损约0.28亿元。
“组件黑马”博达新能
博达合一为控股平台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博达新能开展业务。根据公开资料,博达新能是一家具备境内外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全球化光伏组件品牌企业,主要产品为光伏组件、电池片及硅片。
2024年7月,博达新能新大楼在无锡市高新区落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一篇标题为《博达新能新大楼正式开业》的官方新闻稿中,透露出有关博达新能的关联资本运作信息。
根据这篇新闻稿,博达新能自2013年起立足于太科城,在光伏及储能两个业务板块深耕发展。“博达能源主要从事光伏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和生产;壹阳能源主要从事太阳能、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等新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打造智慧产品及解决方案。未来,博达合一作为光伏板块最上层的母公司及上市主体,在太科城内完成上市。”
于是,一语成真。博达合一实现对A股公司三超新材的控股,恰恰就是曲线上市。
事实上,博达合一目前唯一有价值的资产便是博达新能,前者拥有后者70%的持股。另据天眼查披露的信息,博达新能另外两位股东分别为柳敬麒和武汉摇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者分别持股29%、1%。
博达新能之所以具有“黑马”成色,归因于在当前光伏产业陷入低谷期、国内龙头组件企业普遍亏损时,该公司却仍然保持盈利。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博达合一实现营业收入21.63亿元,净利润3.95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18.43亿元、4亿元,持续保持盈利状态。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博达新能之所以保持盈利,在于其主要业务布局以海外市场为主。
这一点,在上述新大楼开业仪式上博达新能董事长柳敬麒的致辞中得以印证:“博达新能作为较早一批出海的光伏企业,深耕光伏领域十余载,深耕海外高价值市场,深度布局海外产业链制造。”
博达新能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24年,该公司已经在美国市场累计交付超过10GW光伏组件。
目前,博达新能还在拓展海外制造产能。2023年以及2024年,其位于越南的3GW和印尼的4GW光伏项目产能投产。此外,在2024年,其还前往埃及建厂,规划建设2GW光伏电池和3GW光伏组件项目,总投资超1.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