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整体呈现活跃运行态势,在众多衡量市场活跃度的指标中,两融余额的持续扩张成为显著亮点。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两融余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关口,创下十年来新高。受访人士表示,两融余额维持高位,反映出融资盘对市场行情的积极参与。
具体来看,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市场两融余额为20002.59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3%。其中,融资余额19863.11亿元,融券余额139.48亿元。当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达10.16%。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现象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回升,表明投资者对于后市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愿意通过杠杆手段增加投资规模。同时,随着交投活跃度的提高和资金流入市场的速度加快,市场的资金面变得更为宽松,为股市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积极的情绪和充裕的资金流也提升了市场情绪,进一步激发更多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的热情,形成了正向反馈循环。”
将时间轴拉长,上一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要追溯到2015年5月20日,距今已有十年。2015年时,市场交投活跃、两融余额一路攀升,在2015年5月20日达到2.01万亿元后,于2015年6月18日攀升至2.27万亿元的历史峰值。此后,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两融余额也经历了大幅波动。
两融市场的活跃不仅体现在余额增长上,更反映在投资者参与度的显著提升。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两融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53.93万名、机构投资者为50085家。越来越多投资者选择参与两融交易,体现了投资者对市场行情的积极预期。
从资金流向看,今年下半年以来截至8月5日,融资资金偏好特征明显。Wind资讯数据显示,申万一级行业中,融资净买入额位居前列的行业是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机械设备、有色金属、通信、非银金融、国防军工、汽车。融资净买入额前十名的个股分别为新易盛、北方稀土、胜宏科技、宁德时代、江淮汽车、药明康德、贵州茅台、中国电建、比亚迪、长江电力。
今年以来,两融余额维持高位并持续突破,直接推动券商利息收入增长。以一季度数据为例,42家上市券商共实现利息净收入78.78亿元,同比增长27.25%。其中,华泰证券、中原证券该业务表现亮眼,利息净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319.45%、233.68%。华泰证券以9.65亿元的利息净收入稳居第一,展现绝对优势。
“市场成交量放大、两融余额增长、主要股指持续上行等因素,将驱动券商估值与盈利双击。”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分析师孔祥表示。
针对两融余额持续攀升的趋势,券商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江瀚表示,在资本实力方面,两融余额的增长要求券商拥有更加雄厚的资本基础,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并确保能够为客户提供充足的融资额度。在风控能力上,券商需要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运营。在客户服务方面,券商应建立分类分级的客户管理体系,针对不同风险偏好与投资需求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同时借助智能化工具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增强客户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