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以后,机构投资者的调研频率明显加快。
Wind统计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已有32家川股获得机构投资者不同形式的调研。从行业分类来看,科技、公用事业、大消费等行业是机构关注的重点。从机构调研频次来看,共有18家川股获得超两位数的机构调研。其中,新易盛调研机构数量高居榜首,达到139家。

制图:卿子秀
新易盛:
1.6T产品将逐渐起量
今年股价表现抢眼的新易盛,吸引了各路机构投资者的目光。下半年以来,已有71家基金公司、20家证券公司、17家投资机构、14家保险公司、9家其他机构、8家外资机构对公司进行了调研,调研机构合计高达139家。
从众多机构的提问来看,公司基本面、产能情况、研发进度、行业未来展望等问题是被提及较为集中的问题。对此,新易盛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目前整个利润率水平保持稳定。产品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公司800G产品出货量和销售占比持续提升,400G产品也在持续出货。从目前的市场需求及客户指引来看,预计从2025年下半年起,1.6T产品将逐渐起量。往后看,结合市场应用端及客户需求预期,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行业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公司结合客户需求情况积极准备产能,以满足订单交付需求。在研发层面,公司重视前沿领域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拥有自身成熟的团队负责相关项目和产品。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硅光方案的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新易盛表示,公司在产能侧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情况持续扩产。泰国工厂一期已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二期已于2024年末建成并于2025年初投产,目前处于产能持续扩充阶段。
唐源电气:
拥有完善的AI算法生态
业绩逐渐企稳回升的唐源电气,也开始进入机构投资者的视野。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3家基金公司、25家证券公司、12家投资机构、10家其他机构对公司进行了调研,调研机构合计达到50家。
唐源电气主营业务深度结合新一代AI技术,技术的迭代是机构关注的重点。
对此,唐源电气指出,公司长期深耕接触网、轨道检测产品,拥有完善的AI处理算法生态,建立了引领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前沿技术的算法团队。通过“云——边——端”整体架构,构建智能化的运维产品,为接触网、轨道智能运维提供一流的技术服务。
在图像设备采集前端,通过智能化的采集硬件设备,搭建CPU芯片与GPU芯片协同处理机制,部署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智能识别算法,解决智能运维复杂逻辑运算和大规模图形运算行业难题。在云端,通过部署聚类分析、关联分析、逻辑推理等AI算法,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状态进行寿命预测与健康管理。
公司成熟运用多模态技术,发布第一代“神源”轨交供电AI运维平台,可同时处理检测监测中的文本、图像、视频等复杂多态异构数据。重大缺陷在线识别精度可达到95%以上,轨道几何参数可控制在0.1mm以内,从而守护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运行。
而对于机器视觉产品,在技术差异化的体现上,唐源电气表示,与同行相比,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公司是唯一掌握350km/h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的上市公司,也是国家铁路局重点实验室分室和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的产业化基地,拥有顶尖的试验条件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2D多维实时动态感知+云边端协同处理+“神源”AI技术体系,较同行在效率上提升30%,精度上提升20%。
兴蓉环境:
多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上半年就已获得机构关注的兴蓉环境,在下半年继续成为机构调研的重点公司。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15家基金公司、4家证券公司、8家投资机构、9家保险公司、93家其他机构、1家外资机构对公司进行了调研,调研机构合计达到40家。
作为深耕本土的企业,市场拓展规划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兴蓉环境表示,公司作为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聚焦主业,沿业务链条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公司立足并深耕于做大成都市场,持续推进成都市及周边区域水务环保资源整合,发挥规模效应,创造增量业绩。同时紧扣城市发展规划,通过收并购交易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布局并深挖行业细分市场,从而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发展动能。
对于在建项目,兴蓉环境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都市洗瓦堰再生水厂、成都市污泥三期项目、邛崃餐厨项目等已投运。公司在建项目成都市自来水七厂三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其余在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大多将在2025年至2026年投运。此外,公司目前正在推进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建设,该项目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5100吨/日,污泥协同处理规模为8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为800吨/日,预计2026年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