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场风向标”之一,融资融券(以下简称“两融”)动向备受关注。近期,在市场走势向好、投资者交投活跃情况下,两融余额整体呈上升态势,目前已站上1.9万亿元高位。从融资资金偏好来看,7月份以来(截至7月18日),通信设备、软件开发、证券等行业(申万二级行业,下同)融资净买入额位居前列。
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市场两融余额为19023.2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8891.5亿元,融券余额为131.73亿元。7月18日,两融交易额为1544.39亿元,占A股当日交易额的比重为9.69%。其中,融资买入额为1539.98亿元。
7月份以来,市场整体交投活跃。Wind资讯数据显示,7月1日至18日,A股日均股票交易额为1.49万亿元。随着交投升温,两融余额也水涨船高。对比来看,第二季度两融余额的日均值仅为18185.13亿元,而7月17日和7月18日两融余额均超1.9万亿元,其中,7月17日两融余额达19043.9亿元,为4月3日以来的最高值。
“近期市场两融余额的上升反映出市场资金活跃度提高、做多情绪浓厚,投资者对后市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融资资金的流向来看,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月内融资买入额最高的行业为通信设备,融资净买入额为35.86亿元;其次为软件开发,融资净买入额为34.49亿元;证券、元件、工业金属、光伏设备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也位居前列,分别为33.87亿元、32.19亿元、27.7亿元、21.49亿元。
月内融资净买入额位于前十名的个股分别为新易盛、东山精密、北方稀土、中际旭创、比亚迪、浦发银行、指南针、紫金矿业、江淮汽车、鹏鼎控股。其中,有4只个股月内融资净买入额均在10亿元以上。具体来看,新易盛月内融资净买入额为17.49亿元,东山精密、北方稀土、中际旭创月内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11.43亿元、11.2亿元、10.92亿元。
ETF方面,截至7月18日,月内有8只ETF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亿元,其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融资净买入额位居前三,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3.98亿元、2.84亿元、2.76亿元。
当前,券商正积极把握两融业务发展机遇,多举措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西部证券以极速化、定制化交易系统为抓手,提升机构客户服务能力,开拓两融业务增量。国元证券两融业务紧扣“守住风控底线、坚持向外拓展”总基调,紧密贴合市场脉搏,通过加强客户开发、拓展券源池、积极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等举措,推动两融业务规模增长。
“面对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券商可通过加强客户管理体系建设及智能化工具应用等方式,提升两融业务竞争力。”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券商应建立分类分级的客户管理体系,针对不同风险偏好与投资需求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与客户满意度;其次,券商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两融业务的全流程管理效率,加强智能风控、动态授信、实时监测,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最后,券商应强化业务合规管理,定期开展压力测试,确保两融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