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7月17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两市全天成交额1.5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73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37%,深成指涨1.43%,创业板指涨1.76%。
板块方面,CPO、军工、PCB、创新药等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燃气、银行、电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花旗:将中国股市的评级上调至“增持”
周四上证指数盘中短暂考验10日均线后一路震荡走高,从日内分时图风格看,小票表现强于大票。

A股和港股市场赚钱效应回归吸引外资关注。花旗发表亚太股市最新策略报告,将中国股市的评级上调至“增持”。
花旗表示,尽管宏观环境波动,亚洲股市表现仍优于全球同行。美国关税政策使短期展望不明朗,但花旗对亚洲市场中期前景持建设性看法,预计MSCI亚洲(除日本外)指数至2026年中将有约7%的回报,预测市盈率约为14倍。
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一些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明显回升。该调查涵盖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58家央行,这些机构总共管理约27万亿美元的资产。
02
CPO千亿巨头再创历史新高
周四CPO概念再度大涨,本川智能、仕佳光子等多股涨幅超10%。其中,千亿级巨头新易盛收涨超8%,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已经超120%。

消息面上,此前据央广网,英伟达已经获得美国批准,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并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GPU。
综合机构观点看,英伟达重启H20对华销售,或将进一步带动国内数据中心建设及相关需求。
Light Counting报告显示,2025年Q2光模块市场主要由800G模块拉动增长,部分1.6T光模块也将首次小批量出货,并开始贡献收入,同时在AI训练与通用计算需求驱动下,2025年数据中心光器件市场收入将超过160亿美元,同比增长60%以上。
上海证券表示,AI迈向“生产力重构”阶段,算力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通信行业从“连接赋能”向“智能驱动”跃迁;卫星星座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6G与NTN网络深度结合;AI算力模组解决多层次硬件需求,推动端侧AI落地;无线通信模组已经在机器人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中信证券在近期研报中表示,中短期来看,一线/准一线、二线PCB公司的预测PE(当年度)估值水平有望分别提升至25~35x、15~25x,后续随行业景气发展和估值向明年切换,有望支撑当前估值水平。长期来看,AI已成为当前全球增长空间最广阔、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产业趋势,而PCB作为全球AI产业在A股的稀缺映射,若增长性持续兑现,其估值水平亦存在超越5G景气高点水平的潜力。
也有市场观点表示,从市场角度来看,算力硬件方向在经历了昨日分歧后,能够快速获得资金的回流修复,足以凸显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绝对核心热点之地位。预计在资金抱团的驱动下,该方向短线或仍具冲高之动能。但需注意的是,板块中的核心标的在经历波段上涨后,都已来至相对较高之位阶,此时再行追涨的风险收益比或相对较低。
03
创新药爆发
创新药概念周四爆发,神州细胞涨超15%,康诺亚大涨超14%,康方生物、百奥泰涨超10%,先声药业、益方生物、众生药业、康龙化成、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跟涨。

消息面上,据光明网,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近日启动,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负责人表示,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科学确定采购品种。为保护行业创新积极性,与医保目录谈判相衔接,排除了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
渤海证券表示,创新药重磅政策落地,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出台,建议关注管线兑现、业绩放量、商务合作等相关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遇。同时,行业集采政策持续优化,带动行业政策的负面影响有所消化,叠加高基数和库存影响逐步减弱,建议关注业绩反转相关板块的投资机遇,如海外需求改善、订单逐步回暖的CXO板块等。
湘财证券认为,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