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A股现状:没等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来A股的第一次奶崩。
A股融资余额飙升到2万亿,创2015年以来新高,乍一看这可不是什么好信号。2015年有两融资格的股票不到1000只,2025年则是将近4000只。基数不一样,两融余额创新高也就不足为惧。乐观角度解释,这可是十年一遇的牛市另外15年杆杠资金成交占比为4.5%,现在则是2.3%,总体比较正常吧,不要过度解读。
早上算力集体大跳水,有的说关税影响,有的说立秋玄学高切低。
不管怎么说,很多投机资金的的确确是吓坏了,恐慌性割肉。
我倾向于量化驱动下的高抛低吸,这波算力股肯定是错杀了。
牛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无视利空,放大利好。
说实话,关税反反复复好几个月,雷声大雨点小,市场早就该对关税麻木了。
这点从美股、台股走势可以看出,232关税出来后,美股科技集体走强,台湾算力股大涨,全球市场都在交易TACO。
唯有A股还在PTSD,算力股更是做出过度反应,被量化玩弄于股掌之间。
好在午后迅速修复了,中际旭创从-6变-1%,也不知道今天恐慌性割肉的散户作何感想。
坚定看好算力的底气来自两点:
一个是924以来的的确确是科技成长牛市,创新药、算力都是今年最强板块,估值只高不低。
北美算力龙头明年动态估值普遍不足20倍,绝对说不上贵。
按照过往牛熊经验,牛市市场风偏高、流动性充沛,成长股估值普遍都在三四十倍,只高不低,因此这是持有的估值安全边际。
一个是产业趋势滚滚向前。
如果上半年还担忧资本开支不可持续,那么现在基本无忧。
云厂商云计算业务加速增长,基本跟资本开支增速匹配,开始进入算力-应用的飞轮效应,成长性、持续性会更好。
总之,一个是时代产业趋势在召唤,AI就是未来几年最大的时代主题;一个是A股算力估值全球最低,普遍不到20倍,远低于海外普遍40倍估值。
有逻辑、有业绩、有估值的时代浪潮,没有理由跟随市场波动一惊一乍、战战兢兢,坚定持有即可,下半年到明年才是真正的高潮迭起。
最后再次唠叨几点牛市心法,不要浪费一场牛市。
1、牛市一定要提高估值容忍度。
只要估值不是透支未来3年业绩成长,那么持有是没有问题的。
更别说AI算力龙头今年普遍20倍出头,明年不足20倍,估值根本不贵。
比成长性,算力全A增速最强,几倍增长不在话下;
比确定性,今年确定性高增长,明年继续确定高增长;
比估值,成长股里面最低股的细分,没有之一。
所以,请给我一个卖出/看空的理由;除非估值贵到看不懂,除非产业趋势拐点,否则不要自作聪明。
2、牛市远离讲故事的题材概念股。
我的经验是绝大多数人把握不住故事股。
跌的时候没有基本面支撑,一旦回调起来深不见底;
涨的时候很嗨,但波动也巨大,稍有回调散户就被洗掉。
纯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如老老实实拿着业绩确定性强、估值还有上升空间的好公司。
拿近期被机构吹起来的液冷来说,绝大多数股票都是题材概念股,还在认证阶段,已经计算器按起来了。
很多散户可能不知道,认证只是最起始环节,暂且不考虑通过与否;后续还有商务谈判确定份额,以及小批量生产、量产等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耗时费力,业绩兑现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眼下计算器按得飞起,中间但凡出点差池就是无底洞。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去年的麦格米特;
先是传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份额5%,机构按一次计算器;
再是光宝技术不行,mm有二供潜力,份额显著提升到15%,计算器又按起一次;
最后是各种小作文层出不穷,XX工厂开始出货,XX订单多大,XX到厂视察,产能干冒烟,股价也上天。
那阵子股价是真的猛如虎,先信的人赚麻了,但后信的就遭殃了,彼时四五百亿,还有散户在疯狂看好千亿。
怎料今年:上半年服务器电源还没出货,一季报业绩爆冷不及预期,公司交流NV订单不多等现实袭来,远不及市场去年的乐观预期,股价也是一路回调,近期随着算力贝塔起来才有所好转。
总之,预期往往领先现实,预期往往充满美好,现实往往冷酷无情,不要被阶段股价强势迷惑,要立足于严谨可靠的现实再去展望高概率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