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
结论:此政策属于重大利好,而非中性。
若临港试点引入数字人民币结算,根据四方精创的技术储备、政策适配性及市场竞争格局综合分析,其承接临港数字人民币结算系统订单的概率超过80%。
四方精创是 mBridge(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智能合约协议层主导方,已实现数字人民币与港元/泰铢的实时跨境清分。而临港试点明确要求“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离岸贸易结算中的应用”,技术需求高度重合——央行倾向于复用已验证技术,避免重复开发风险。
临港试点依赖 RCPMIS专项监测模块防控风险。四方精创为香港金管局开发的 AI反洗钱模型(准确率98.7%)具备直接适配性。
二、竞争对手
最大竞争对手:东信和平
跨境技术深度 四方胜;政策资源,四方胜;商业化进度,四方胜;硬件壁垒,东信胜;稳定币落地,东信胜。
概率估算:四方精创:65%,东信和平:35%。
具体说一下跨境技术深度!
mBridge主导者,硬件安全模块,到底是谁面向下一代的技术?
mBridge!直接定义金融底层协议,代际颠覆性更强,胜出概率70%!
再从时机上来看,量子威胁爆发(约2030年)才能成为“刚需”,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级优先级任务,只有mBridge,才是唯一选择。
一到三年之内,mBridge主导者将垄断政策红利。
终极结论:
四方精创的mBridge是全球唯一经11国央行联合验证的CBDC跨境方案,但它必须具备抗量子,而自研难度太大!
同时东信和平的FPGA芯片需金融级场景验证,未有多国联合验证。
二者必须合作,才是双赢!
三、机会点:
截至7月18日,临港试点仅完成 22笔业务(规模6.48亿元),远未达政策目标。央行明确要求“扩大政策受益面”,系统订单将在3-6个月内集中释放。
若数字人民币结算规模达 100亿元/年(参照当前跨境收支月均3亿+增速4),四方精创可获得系统开发费(毛毛雨,不提)
交易抽佣:行业标准费率0.1%-0.3%,预计贡献营收 1000万-3000万元/年。
四、纯静态股价估算
不考虑当前PE是否合理,+X
刚才提到,系统开发费一家银行毛毛雨,但如果是Top30,这就不是毛毛雨了,+Y
今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开放政策举措,其中包括在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以及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两项政策。7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央行上海总部宏观审慎管理部副主任施建东在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表示,目前,上述两项政策均已取得积极进展。
施建东表示,临港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首创以离岸贸易专营公司为载体,依托自由贸易账户“电子围网”功能,通过落实“二线”有效管住,实现“一线”彻底放开,最大程度提升离岸贸易跨境结算效率。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高度重视本次试点工作,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现已落地见效。6月19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及其指引。同时,依托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自由贸易账户子系统,开发专项监测模块,有效防控风险。该项试点得到了市场主体的积极响应。截至7月18日,参与试点的离岸贸易专营公司共完成离岸贸易业务22笔,跨境收支合计6.48亿元。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旨在现行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较高准入门槛、二线审慎可调控的有限渗透、一线自由收付”的资金管理架构,以此承载更多改革创新任务。在人民银行总行的指导下,上海总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方案落地工作,于6月19日发布《关于<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及文件起草说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认真做好试点银行和试点企业遴选准备、RCPMIS-自由贸易账户子系统数据采集及专项监测模块系统开发相关工作。
“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继续稳妥有序推动上述金融改革任务。一是推进条件成熟的银行和企业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业务,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并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离岸贸易结算中的应用。二是根据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情况,修订完善《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实施办法》,报人民银行总行同意后,正式对外发布。”施建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