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买入他们公司股票前,先把上面这个问题想清楚,再决定是否买入,或已经买入的投资者是否卖出。如果你不看好先导智能的未来基本面和行业发展趋势,或者在你心里它不是优秀公司。去买你最看好的那只就行了,不喜欢的股票不要买。如果买了它家的股票,你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请相信你的直觉,卖掉它就是。做投资做投机,都要遵循你内心的直觉,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感情培养不了。去找你喜欢的股票,那里有你熟悉的操盘风格,有你能看得懂,能信任的东西。那是你的福地,让你能保持正确。这是你的优势。也是你获胜的基础。
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必须经得住诱惑、要耐得住寂寞,时刻坚守客观理性与保持长久的耐心,否则其它所有的环节都是正确的,只要“理性与耐心”出了一点问题,那么也必定会干蠢事,结果以失败告终。知道了什么是价值投资,找到了优秀的公司,正确的给予企业估值,然后再以便宜的价格买入,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赚钱?不一定!至少大多数人即使低价买入优秀的公司最终却没赚到钱!因为价值投资远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难点就是面对波动要理性,面对时间要有耐心。比所有人都要够理性 有耐心!
在发现它在你心里是优秀的公司之后,需要耐心的等待合适的价格出现。在买入之后,需要耐心的等待价值回归。这一买一卖都需要耐心!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消息或者怎样的市场走势都要保持客观理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等待的过程中总是有很多诱惑或者更多的寂寞在考验着你,大多数人都无法忍受这些过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你看好没买的股票蹭蹭涨,你买入之后的股票哐哐跌,别人的股票涨你的跌,别人的股票跌你的大跌,别人股票大涨你的不涨。市场的走势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心态与情绪,很多时候使你倍受打击。
发现了好公司,总是担心错过买入机会,特别是面对看好但还没有买入的公司股价连连上涨的时候,“担心错过的恐惧”与“上涨的诱惑”驱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追高买入决定。相反手中持股有了一点点涨幅又害怕错过卖出机会,害怕股价波动,导致买到了好股也拿不住。那些已经买入的优秀公司,即使自己评估的正确,买入价格也足够便宜,但是市场有可能很长时间不涨,甚至是别人的涨了,你的没涨,别人的没跌,你的跌了,“与人比较的倾向”使自己备受打击,甚至于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决策的正确性。而市场上的集体声音更加的看好已经上涨的热门股,人们对你所持有的不涨公司嗤之以鼻,“群体的影响”加重了你的心理负担,很多时候投资者的心理从此而崩溃,进而卖出本该坚守的股票,去干蠢事。这些都是无法保持客观理性和缺少耐心的缘故,这无关于企业、无关于股价、无关于市场,而是与自己的心理因素有关。自己的内心无法承受这些诱惑,无法忍受寂寞,贪婪和恐惧以及从众心理使自己分析正确、买入正确,投资结果却错误。所以一些对行业对企业有着深入了解、基本面分析足够正确、买价绝对便宜的投资,最终却没有赚到钱。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能力来战胜心理因素,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个又一个自称能战胜心理因素的投资者在受着心理影响而干蠢事。理性与耐心绝不是心里知道和嘴上说说就能做到的,因为这不是有形的知识,而是一种反人性的定力,比想象中的要难很多!但是投资者却必须做到,否则再成功的价值评估、再便宜的买入价格,其结果也是:优秀的公司+便宜的价格 ≠赚钱。
投资者卖出股票的理由应该只有三条:1价格相对于价值已经严重高估。2企业的基本面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恶化。3发现了更好的投资机会。按照正常的价值投资逻辑,本来很看好的企业,在股价下跌之后应该更为看好才对,但事实上大多数投资者做出了相反的表现。只能说是情绪影响了投资者,贪婪与恐惧、不够理性与缺少耐心使投资者心理产生了错误的负面情绪,进而丢弃理性、失去耐心,正确的评估 正确的买入 最终却得到了错误的结果!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大多数人确实无法“时刻保持理性”与“长期保持耐心”,但这些确实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关于股票,我只想告诉大家,先导如果在你心里是好企业就长期持有,一定会赚钱。因为这盘棋很大,现在才开始布局。如果你觉得慢,可以去做小盘股,没必要拿别人的观点发泄自己的不满。
一只股票不会因为欣赏的人多了,而不敢涨。也不会因为卖出的人多了,而一定跌。股票的涨跌与你的看法其实没什么关系。股票供求失衡而已。不要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影响你的生活,该干嘛干嘛去,钱自然就赚到了。不要每天买来卖去,把自己搞得很累,好像自己真的是操盘手似的。其实你就是一小散。
股票的主力胆子很小,请大家自觉爱护主力的面子。不要天天骂人家,又要人家拉涨,又要骂人家,这样显得你的人品有问题。我们得有绅士风度。得学会感恩,然后才配有财富。
每天都有新人进来,老人出去,迎来送往,高抛低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股票就是做人。在一个地方呆得很久的人,往往都会成功。三天打鱼,两天嗮网的,没看到过成功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希望大家能有点耐心,财富属于有耐心的人,而不是所谓的聪明人,笨一点迟钝一点才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