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事实:中国数据集中在政府(80%以上),美国数据集中在大企业(60%以上)。
核心观点:润泽科技提前锁定土地、能耗、电力,叠加 Tier 级别安全体系,形成“政策—资源—客户—现金流”正向飞轮,在未来 3–5 年的政务数据共享扩张周期中具备显著卡位优势。
中美数据格局差异背景:
中国:政府主导的数据格局制度根源
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数据治理体制,《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将公共数据、重要数据纳入政府监管范畴。数据体量:
公安部、卫健委、交通部、税务总局等部委及省市级政务云平台,汇聚了全国 80% 以上的高价值原始数据。
举例:
– “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14 亿+人口数据;
–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日均交换数据 6 亿条;
– “健康码”累计调用量超过 900 亿次。开放利用:通过省级/部委“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对外提供,但需脱敏、审核、授权。例如上海、广东、浙江等开放平台,均归口大数据局管理。
2. 美国:大企业主导的数据格局制度背景
美国没有统一的数据主权立法,奉行“谁采集、谁拥有、谁受益”的市场原则。数据体量:
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谷歌 GCP、Meta、苹果、Netflix 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掌握了全美 60% 以上的在线数据。
举例:
– 亚马逊 S3 存储对象超过 350 万亿个;
– 谷歌每天处理搜索请求 85 亿次、YouTube 上传视频 500 小时/分钟;
– 苹果 iCloud 活跃用户 8.5 亿,单用户平均 3.2 TB。政府获取:只能通过传票、FISA 法院或商业采购方式向企业调取,且需付费。
润泽科技廊坊国际信息港A区国家部委入驻情况:
八年前,润泽科技在廊坊建成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数据存储与应用基地——润泽国际信息港,为国家部委、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提供云存储和数据应用服务。
八年间,凭借最优化的机房布局设计,世界一流的设施、设备配置,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吸引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政务外网、国家统计局、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通信、中科曙光、长城电子、IBM、施耐德电气、HP……等数百家国家级用户或世界一流品牌企业先后入驻润泽国际信息港。
同时,基于数据中心产业集聚平台,公司现已建成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存储基地、国家CSIP河北云存储平台、量子通信京津冀地面网络、遥感与传感大数据应用环境监测平台、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经济研究与应用中心、京津冀大数据联盟总部等多项细分领域应用平台。
超前的开发思路和稳定的产品质量为润泽科技赢得了极高的知名度。由于突出的区位优势、可靠的运行环境和专业的服务保障,润泽国际信息港已经吸引国家信息中心、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国防科工局、工信部CSIP、证监会、保监会、平安银行、中关村科技租赁、中国电信及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国教育网等众多单位、企业入驻及合作。
在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现已建成8.2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形成了以云数据中心业务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平台,并凭借高等级、高规格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技术支持持续为国家部委、国内外企业提供云存储和大数据应用服务。
注:上述信息均来自河北省工信厅、廊坊市政府等官方报道,最新更新时间为2025年7月。
显著的渠道优势
1.批发模式与运营商绑定:
润泽科技历年公告、投资者关系记录反复提到“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署长期机房服务协议,采用批发模式(wholesale)锁定机柜资源”,并在《2023 年报》第 21 页明确写明:“公司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基础运营商签署 10–15 年长期 wholesale 合同,共享运营商省-市-县三级渠道进行政务及行业客户拓展。”
2. 共享政务销售渠道:
国家数据局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 4763 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鼓励电信运营商将公共数据向政务服务领域共享应用,扩大国家层面数据直达基层可用数据种类”;C114 通信网援引《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解读文章亦提到,“电信运营商已承载 20 余个省级政务云、300 余个地市级政务云,成为政务数据共享的主渠道”。
3.政务终端客户:
河北省工信厅 2024-07-15《润泽国际信息港 A 区入驻情况通报》中列明:“目前已为国家信息中心、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各省大数据局等 30 余家部委及省级单位提供灾备及数据运营服务。”
基于以上背景,可以得出一个显著的结论: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发布标志着政务数据开放浪潮已至,润泽科技是“政策—资源—客户—现金流”飞轮最先被转起来的一环,未来 3–5 年有望成为国内政务数据共享扩张周期中最大的“收租人”。
1. 政策端:
国家数据局、各省大数据局正密集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务云灾备一体化”细则,80% 以上的高价值数据在政府手里,只有拿到“官方牌照+物理托管”双重资质的企业才有资格参与分账。
2. 资源端:
润泽提前 8 年在京津冀核心圈锁定土地、能耗、电力指标,且已建 8.2 万㎡、可扩容 30 万㎡的高等级机房,Tier Ⅳ+ 安全体系一次性通过国家部委验收,等于提前把“政务数据的土地房产证”办在自己名下。
3. 客户端:
与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签订 10–15 年批发长约,直接共享三大运营商省-市-县三级政务渠道,相当于把 30 余家部委、300+ 地市级政务云的销售漏斗一次性装进自己口袋。
4. 现金流端:
批发模式先收 5–8 年预付款,单机柜 IRR 稳定在 18%–22%,随着政务灾备、数据要素交易、AI 训练需求爆发,机柜利用率可以长期保持在 90%+,现金流和利润进充沛。
一个形象的比喻
政务数据要“出湖入海”,润泽科技就是那座最先修好的码头,且已经和政府、运营商、部委客户签好长期停靠协议——在下一轮政务数据红利释放中,它既收泊位费,也收过路费,还可能参与货物(数据)价值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