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生堂GST-HG141II三期试验的成功率的分析:
1、 首先让我们重温II期临床试验效果。GST-HG141II期临床试验效果具体如下:
a. GST-HG141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24 周(半年)后, HBV DNA 的转阴比例达到 84.0%,远超目前临床治疗推荐的核苷(酸)类药物一线用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单药治疗对的32.1%的转阴率。
b. GST-HG141 对 HBV 病毒的pgR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gRNA载量下降最高达到原来的约1/32),而核苷(酸)类药物对HBVpgRNA无明显抑制效果,该结果显示了GST-HG141区别于和优于核苷(酸)类药物的新型抗病毒作用机制。
c. GST-HG141 起效迅速。治疗 2 周后即达到HBVDNA最大抑制效果(在核苷类药物的治疗基础上HBVDNA载量下降到低于原来的1/10),且在整个治 疗期间疗效持续稳定未出现明显波动。
d、良好安全性与耐受性:整个研究期间,未发生任何与 GST-HG141 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s),安全性特征与既往 I 期研究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整体安全性良好。
2、二期的试验人数是90人,三期的试验人数是526人,参与二、三期的试验患者都是经过传统的乙肝治疗药物(核苷酸类药)治疗后的效果不佳者,且都是中国内地人种,人种基因、病毒特点等,两期的患者的特点都一致,所以526人参与的试验,与90人参与的试验,两者的效果没理由有很大的差别,那怕由于试验人数的增加,效果稍差一点,如二期是百份80多的转阴率,三期是百份之70多的转阴率,但都远超核苷类药物的百份之30多的转阴率,三期都算成功。
3、GST-HG141被CDE列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药效获是国家药监局的认可,与传统的乙肝治疗药物相比,其疗效具有突破性,数据作假的可能性极低。
4、广生堂在向深交所的股份增发回复中说,公司已取得了GST-HG141研发项目所需的相关核心技术专利及审批备案,,预计不存在较大的研发失败风险。
5、二期试验成果获得枊叶刀的权威认可,国际著名专家认可二期数据,说明药物效果超好,技术路线正确,
6、李兰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乙肝专家,她愿意出任三期试验组组长,她对三期能否取得成功的判断比我们都清楚,人都是为了名利,如果三期试验有失败风险,她会参与进来吗,这点我们动动脑都知道。
综上所述,在二期数据超好以及各方面因素都非常积极的因素的情况,三期成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试验失败,有违逻辑,有违常理,我打死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