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益通(SZ300430)$ 收盘后,央视新闻来了你能想象吗?戴上无创脑电帽,就能将“运动想象”变为“行走可能”!
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脑机接口医工融合病房里,46岁的下肢瘫痪患者徐亮(化名)通过大脑意念驱动外骨骼机器人,时隔一年重新体验到了“行走”的感觉。
徐亮家住湖北麻城,一年前,他不幸遭遇车祸大脑严重损伤,并导致肌张力显著增高、双下肢截瘫。尽管接受了长期的康复治疗,却始终无法站立,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他辗转多家医院,根据当时状态,医生评估他恢复自主行走的可能性非常小。2025年5月,徐亮来到武汉求医。
神经外科专家团队全面评估徐亮的病情,判断他是脑外伤导致运动神经通路受损,存在肌张力增高和肌力下降两方面问题。和嵴髓损伤所致瘫痪只存在肌力下降问题不一样,脑损伤所致瘫痪同时存在肌张力增高、关节严重僵硬,目前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无法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团队充分讨论分析,创新性提出“脑-嵴-机-复能”一体化诊疗方案——通过嵴髓电刺激术解决肌张力增高问题,后续无创脑机接口技术解码大脑运动皮层信号,驱动外骨骼机器人,构建 “大脑指令-设备执行-神经重塑”的全流程治疗体系,从而使患者自主活动成为可能。
一个月前,神经外科专家团队为徐亮实施了嵴髓电刺激电极植入手术。术后第一周,嵴髓电刺激后徐亮的肌张力明显下降,原本僵硬的双腿可以弯曲,并首次借助辅助设备实现了站立。同时,患者经无创脑电设备采集脑运动区域脑电和运动想象锻炼,并配合进行外骨骼协同训练。经过一月余的“脑控外骨骼”协同训练,他已经能通过大脑意念,驱动外骨骼机器人完成自主行走。目前,徐亮已顺利出院,后续还将在脑机接口病房进行康复训练。
协和医院脑机接口医工融合病房里,患者正在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该病房已实现非侵入式、半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全覆盖,核心目标在于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壁垒,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患者,让更多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让患者重燃希望。
监制 | 王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