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小腾讯】
【1】昆仑万维被冠以“AI时代的小腾”之名,核心在于其生态化布局策略与腾讯高度相似。
【2】昆仑万维的生态野心:对标腾讯的“连接器+内容平台”模式:
《1》全域AI业务矩阵:
昆仑万维已构建覆盖AI大模型、AI搜索、AI短剧(DramaWave)、AI音乐(Mureka)、AI社交(Linky)、AI游戏的多元业务矩阵,形成“技术底座+垂类应用+分发平台”的闭环生态。
这与腾讯“社交+内容+工具”的超级生态逻辑一致。
《2》用户与内容双轮驱动:
C端用户规模:短剧平台DramaWave月活超1000万,AI社交应用Linky月活300万,AI音乐平台Mureka年访问量333万,
虽然不及腾讯十亿级用户,但在垂直领域增长迅猛(如DramaWave年化流水1.2亿美元)。
内容生态闭环:通过SkyReels视频生成工具降低创作门槛,结合DramaWave分发,形成“创作-消费-变现”链条,
类似于腾讯“阅文集团+腾讯视频”的组合。
【3】昆仑万维的技术路径:开源+垂类深耕+差异化突围:
《1》Meta式开源策略:
开源模型聚焦:产业刚需场景:(如视频生成SkyReels系列、音乐模型Mureka),而非通用基座模型。例如:
SkyReels-V2支持生成长达数分钟的连贯视频,解决影视工业化痛点;
Skywork-Reward奖励模型降低训练成本,登顶Kaggle数学评测。
通过**开源吸引开发者**,形成技术生态反哺商业化,类似Meta的Llama策略。
《2》Adobe级爆品逻辑:
昆仑万维放弃通用聊天机器人,专注于细分刚需场景:
DramaWave靠本地化短剧(如韩剧《订婚风暴》5天播放破千万)抢占东南亚市场;
Mureka通过本土化音乐生成(阿拉伯语颤音、印尼长尾音优化)拿下中东市场。
产品设计强调**技术平民化**,如SkyReels被称作“短剧界的Adobe Premiere”。
【4】昆仑万维的商业化能力:出海优先,多元变现:
《1》昆仑万维的海外收入占比94%(2025Q1)
国内主要是,游戏/广告主导。
变现模式多元化:订阅制(DramaWave会员)、API调用(Mureka)、广告分账、版权交易, 游戏内购、广告、云服务,
高毛利率73.6%(2024年)。
《2》昆仑万维目前的高增长领域:短剧(ARR 1.2亿美元)、AI音乐(ARR 1200万美元)已验证变现能力;
《3》昆仑万维的生态协同:Opera浏览器(月活3亿)为AI应用导流,形成流量护城河。
【5】昆仑万维如果成为“AI时代的小腾讯”:
《1》全球化内容平台:依托短剧、音乐等爆品复制TikTok出海路径,3-5年内将DramaWave流水提升至3.6亿美元(2025年目标);
《2》Agent生态突破:
若Skywork.ai生产力Agent(2025年5月发布)打开B端市场,可对标腾讯企业微信生态。
《3》技术不断的迭代,AI芯片的顺利量产!
【6】昆仑万维:在垂类爆品打造、开源生态、全球化布局上:
《1》已显“AI腾讯”级野心!!
其“Meta+Adobe+腾讯”的混合基因具备独特性。
短期内,凭借AI短剧/音乐等现金牛奶业务,有望在细分市场逼近腾讯的生态影响力;
《2》成为“AI时代的腾讯”,需解决三大命题:
{1⃣}突破算力AI芯片与研发资源限制;
{2⃣}构建不可替代的C端超级入口;
{3⃣}应对巨头降维打击(比如:阿里,百度、字节的AI搜索战)。
【7】昆仑万维若能在Agent平台、芯片自研等方向持续突破,打开新增长极,有望成为AI时代“小腾讯”的超级玩家!!!腾讯市值4万亿,昆仑万维现在市值400亿元……,小公司成长为巨人很多:腾讯,阿里,宁德时代,比亚迪,苹果,英伟达……
《AI时代必定奇迹辈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