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6 22:47:59 股吧网页版
固态电池材料抢滩战:道氏技术从正负极到电解质全面覆盖,出海风险仍需警惕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佳鑫

K图 300409_0

  为了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竞赛中胜出,电池企业正在加速全固态电池材料布局。近期电池企业密集宣布全固态电池进展,多家企业预计今年完成中试,2027年左右实现小批量装车,并在203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量产。

  上游电池材料企业也在加速布局固态电池材料。道氏技术(300409.SZ)更是完成了固态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乃至导电剂的全方位布局,欲抢跑固态电池赛道,其中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产品已向主流固态电池厂商送样并小批量供货,客户验证进度领先。

  此外,道氏技术通过绑定海外大客户,在锂电材料行业业绩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其业绩却逆势增长。但在下游客户受关税政策影响的情况下,其出海风险也在增加,今年一季度,其业绩及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有所下滑。

  全面布局固态电池材料

  单壁碳纳米管是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赋能材料,主要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系统性解决固态电池的三大核心瓶颈:界面阻抗高、离子/电子传导效率低、机械稳定性差。

  单壁碳纳米管具有一维纳米结构和弹道电子传输特性,导电效率是铜的1000倍,仅需少量添加即可在电极中形成三维连续导电网络,显著提升固态电池的电子电导率,降低内阻;单壁碳纳米管的高柔韧性可紧密贴合电极与电解质间的微米级空隙,减少接触损失。

  此外,硅基负极在充放电中体积膨胀达300%,易导致颗粒粉化和结构崩塌,严重缩减电池循环寿命。单壁碳纳米管可在硅颗粒间构建柔性支撑网络,像“纳米弹簧”般吸收应力,维持电极完整性从而使电池循环寿命大幅提升。

  2017 年,道氏技术成功开发出用于三元锂电池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目前已更新至第五代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单壁碳纳米管技术壁垒极高,目前全球仅OCSiAl(俄罗斯)、天奈科技(688116.SH)、道氏技术等少数企业具有量产能力。OCSiAl是全球首家实现单壁碳纳米管工业级量产的企业,当前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投资者调研活动公告中,道氏技术表示,从下游客户反馈的测试和应用结果来看,在纯度、比表、GD值方面,公司单壁管粉体产品性能与进口单壁管性能相当,甚至在杂质金属元素含量等指标上要优于进口单壁管。在单壁管浆料方面,公司采用自研分散剂,在黏度、固含量等指标上优于进口单壁管浆料。

  目前道氏技术单壁管产品已送样至包括太蓝、卫蓝等在内的主流固态电池厂商,其中已获得某固态电池厂商订单,并小批量出货。目前单壁碳纳米管粉体供不应求,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价格为1000万~1500万元/吨,价格高企。道氏技术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随着后续生产规模扩大,单壁碳纳米管的价格有望显著下降。

  在产能方面,道氏技术预计今年年底建成10吨/月的单壁碳纳米管粉体产能,按1000万元/吨的价格测算,若产能完全释放,可贡献年收入12亿元。

  单壁碳纳米管取得突破后,道氏技术还将产品线延伸至硅碳负极。硅的理论比容量是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通过硅碳复合可推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30%,被视为下一代负极的重点方向。

  在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当前,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要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

  在2024年末的投资者调研活动公告中,道氏技术表示,公司通过创新技术完成高强度多孔碳的自制和球形球貌的控制,在测试中,以公司自研多孔碳为基体,沉积硅后制得的硅碳负极首效很高,半电池0.8V的首效可达87%以上,在全电池中首效比竞争对手高1.5%左右,是目前行业内首款,也是唯一能实现此首效的硅碳负极产品。

  目前道氏技术的硅碳负极已向某固态电池厂商小批量出货,也已送样至太蓝、盟固利等主流固态电池厂商,测试反馈良好。

  道氏技术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硅碳负极需配套单壁碳纳米管使用,两个产品具有协同性。

  此外,道氏技术还通过子公司开展固态电解质材料开发、优化、产业化等业务。

  通过整合现有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和半固态电解质、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材料,以及布局金属锂负极,道氏技术将形成固态电池的全材料解决方案。

  出海推动业绩逆势增长,政策风险需警惕

  在2024年锂电材料行业业绩普遍下滑的背景下,道氏技术业绩表现坚挺,营收同比增长6.25%;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从2023年的亏损2789.40万元到2024年盈利1.57亿元。

  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道氏技术的海外布局,避开了国内白热化的价格战。年报显示,2024年,因贸易政策等因素,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总量同比下降 25%,而道氏技术的三元前驱体出口超过 3 万吨,同比增长 52%,出口数量排名前列。

  2024年,道氏技术的海外收入达51亿元,同比增长18.2%,占总收入的比重达65.8%,而同期其国内收入出现下滑。

  具体来看,2024年道氏技术锂电材料业务收入为37.69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毛利率为5.79%,同比减少0.88个百分点,表现明显优于行业整体水平。

  道氏技术还完成了海外的上游资源布局,通过一体化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截至 2024 年底,道氏技术在刚果(金)拥有 6 万金吨阴极铜和 0.3 万金吨钴中间品产能。

  全球超过四成的钴资源都分布在刚果(金),其钴产量一直占全球总产量的 60%以上,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级钴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铜生产国。而钴是三元前驱体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2024年,金属铜市场价格维持较高水平,道氏技术拥有铜、钴资源的刚果(金)子公司 MJM 和 MMT 处于满产满销状态,贡献了一定业绩。

  但出海的政策风险也在提升,2025年一季度,道氏技术营收同比减少12.17%,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同比减少。长城证券分析称,其或受主力客户观望海外政策的影响。

  道氏技术表示,公司自身产品直接出口美国的金额较低,但下游客户或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对自身会有间接影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