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1日,第五届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大会在深圳南山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与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济医药”)共同主办,深圳博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博瑞”)、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制药”)联合承办,旨在聚焦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与国际化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融合与全球合作。
本次大会创新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云直播”双模式,共吸引近3500人参与:其中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执行会长朱少璇,药渡(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靖,科兴制药副总经理邵珂,石药集团明复乐药业(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琴,中再集团华泰经纪人身险事业部副总经理暴栋,卫生经济学学者、博雅荟创始人张士勤博士,博济医药董事长王廷春、首席运营官夏其奎、临床药理部总监白虎成等近200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人亲临线下会场,超3300人次通过线上直播端口同步参会。众人围绕“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与出海新机遇”展开深度交流,大会全程由博济医药副总经理左联博士主持,有效实现线上线下议程同频推进、观点高效传递。
会议伊始,朱少璇执行会长发表开幕致辞。她表示,全球医药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表现为AI等技术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中国药企国际化步伐加快,以及商业化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本届大会以“引领创新变革,洞见转化路径”为主题,聚焦创新药商业化内外双循环,重点探讨医保准入、多层次支付及商保目录支持、关注中国创新对全球医格局的影响、License-out策略及全球资本市场的价值重构。她呼吁大湾区产、学、研、医、投各界加强协同,共同构建开放、融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作为具备丰富出海经验的企业代表,科兴制药副总经理邵珂博士从企业实践角度分享了医药出海的策略与案例。他指出,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9万亿美元,肿瘤、自免、代谢等领域仍是增长主力。中国药企在研发管线数量上已位居全球前列,热门靶点占比超60%,具备出海实力。
他同时表示,出海仍面临地缘政治、注册壁垒、商业化难度等挑战。企业的国际商业化成功需具备市场洞察、高效注册、渠道覆盖、学术支持和风险管控五大能力。科兴制药作为平台型企业,已与39家国内药企合作,覆盖包括欧盟在内的70多个国家,在深圳市药械办的指导下,正在积极推进“药械出海双百行动”,为深圳乃至全国药企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并通过诸多案例,就出海实操进行了解读。
在主题演讲带来前沿洞察与实践经验后,大会随即进入圆桌讨论环节,以“冷研判!丙类医保目录如何落地?”为主题展开深度对话。
圆桌讨论由博济医药首席运营官夏其奎主持,与石药集团明复乐药业董事长杨琴,卫生经济学学者、博雅荟创始人张士勤博士,中再集团人身险事业部副总经理暴栋三位嘉宾,共探高值创新药支付难题的破解路径。
嘉宾们纷纷表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从“本土创新”走向“全球价值”的关键阶段。唯有通过技术创新、资本助力、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合作,才能在全球医药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本次大会不仅为产业提供了前沿洞察和实用策略,也为企业与资本、国内与国际合作搭建了高效平台,必将推动大湾区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