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09-05 17:14:55
发布于 广西
学界有了新突破,液态金属TIM热阻大降94%!
热界面材料(TIM)是散热路径中的关键瓶颈,其核心性能指标——界面接触热阻(Rc)直接决定最终散热效率。
·前沿材料:液态金属(如镓)兼具高导热性和流动性,是潜在的高性能 TIM,但其与基体(如铜)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IMC)对界面热特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系统性研究。但终端效果的确比铝界面好。
该技术通过对铜表面进行特定化学处理,诱导其在液态镓接触界面自发且均匀地形成一层CuGa₂薄膜。
核心性能数据:界面热阻(Rb)大幅降低,接触热阻(Rc)整体降低90%。
芯片级散热性能,本质性改变:
1、 润湿性得到根本改善,确保了紧密的界面接触,减少了空气孔隙等热阻。
2、 形成了均匀的IMC层,界面处形成了原子比例均匀的CuGa₂层,实现了原子级别的紧密连接。
传热载体得到升级:
· 处理前,以声子传热为主导,效率低,且受限于界面缺陷。
· 处理后以电子传热为主导。CuGa₂作为金属性化合物,提供了高效的电子输运通道,具有极高的热导率。
结合力升级:界面作用力从较弱的范德华力转变为较强的金属键,极大地提高了热流跨越界面的效率。
结论与优势总结
金属间化合物对液态金属界面热特性的积极影响,还提供了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高性能热界面材料(TIM)解决方案。
· 性能优势:实现了“类焊接”级别的超低界面热阻。
· 工艺优势:保留了液态金属刷涂工艺简便、高效、低应力和可塑性强的优点,避免了焊接工艺的复杂性。

$液冷概念(BK1138)$ #强势机会# $先导智能(SZ30045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