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市值展望:AI浪潮下的光模块龙头有望冲击万亿市值
全球AI算力竞赛如火如荼,光模块作为AI基础设施的核心环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
当前AI发展趋势显示出对算力的巨大需求,光模块产业作为AI基础设施的关键环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基于高盛、招银国际等机构的研报和行业数据分析,中际旭创(300308)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在AI浪潮中有望实现市值的显著提升。
01 行业趋势:AI驱动光模块需求爆发
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高速增长期。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四大云巨头的资本开支合计达到874亿美元(同比增长69%)。
根据Factset的预测,2025年这四家云厂商的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这些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流向了AI算力基础设施,直接拉动了高速光模块的需求。
光模块与GPU的“绑定率”持续攀升:H100 GPU时代每美元GPU支出需要0.07美元的光模块配套;GB200/GB300时代升至0.09美元;而下一代Rubin Ultra GPU时代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到0.12美元。
02 公司优势:技术领先与规模优势并存
中际旭创在光模块领域拥有显著的技术和规模优势:
技术领先:公司基于硅光子技术(SiPh)的1.6T解决方案获得了领先云客户的青睐,已开始逐步放量。公司在硅光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明显,硅光收发器份额超50%,良率领先同行10%以上。
规模优势:中际旭创在泰国拥有7000-8000名员工,产能占比超过35%,有效规避了对美关税风险。
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二季度单季营收创纪录地达到81亿元,净利润24亿元,超出市场预期28%。
03 市值预测:乐观场景下的估值分析
下面结合AI发展趋势和公司基本面,对中际旭创市值进行乐观预估:
在乐观场景下,考虑到:
1. AI需求持续超预期;
2. 1.6T产品加速放量;
3. 硅光技术渗透率提高带来利润率提升;
预计2025年净利润可能达到120-130亿元。给予80-85倍PE(考虑到高成长性和行业景气度),对应市值约1.0-1.1万亿元。
2026年达到2.5万亿市值的可行性分析:
2026年,随着:
1. 3.2T产品开始量产;
2. CPO等技术可能取得突破;
3. 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净利润有望达到200-220亿元。给予110-120倍PE(考虑到2026年可能是AI建设大年),对应市值约2.5-2.6万亿元。
04 关键驱动:支撑高估值的核心因素
产品升级周期:从800G向1.6T、3.2T的升级将持续提升产品单价和利润率。1.6T产品已于2025年Q2开始量产,并将在下半年加速交付。
利润率持续改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到39.96%,同比提升6.13个百分点。二季度单季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攀升至41.5%和29.7%,创历史新高。
中国AI基建投资:中国提出的AI基建投入计划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2025年第一季度合计资本开支为550.12亿元,同比增速99.38%。
硅光技术优势和1.6T产品的先发优势,加上全球AI算力投资的强劲势头,让中际旭创站上了风口。
2025年1万亿市值的目标对应约1250元/股(按8亿总股本估算),较当前股价有约125%上涨空间;2026年2.5万亿市值目标对应约3125元/股,较当前股价有约460%上涨空间。
光模块是AI时代的“铲子与镐”,而中际旭创正是这个领域的技术与规模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