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1受关税影响,美五大AI公司“资本支出前置”效应明显,透支H2需求,光模块开工率大幅提升盈利超预期,把中际旭创盈利分成两块,正常盈利占75-80% ,前置效应盈利20-25%。出口美占比越高前置效应越明显,$新易盛(SZ300502)$ 和$工业富联(SH601138)$ 业绩也远超预期。2.产能猛增,盈利关键指标开工率Q4会大降,同质化竞争加剧,中际净利率低于10%(去年21.6%)?
美光模块龙头COHR,市场份额与中际旭创并列第一 利率,自产光芯片,CPO全球绝对领先。股价从5-6月80美元涨到123美元,最近一周跌到86美元?我们大涨理由是什么?高关税?产能猛增?还是“需求前置”效应明显?
全球光模块龙头COHR(市场份额与中际旭创并列第一) 上涨不到10%,还不断下跌,我们上涨几倍的理由是什么?报团炒股?那必然怎么涨起来怎么跌下去!
那些研报,都是做出来的,前置效应那么明显,还不调低净利润,还在上半年业绩上面加码!
工业富联的研报,是人做出来的吗?猪也难做出来那样的研报!高关税下,几乎所有收入来自美或美公司,风险巨大,股价炒到了天上,明显会怎么涨起来 怎么跌下去!
我再问你们!全球光模块龙头/CPO龙头,与英伟达绑定,是英伟达新算力芯片配套部件合作开发商!从5月80美元涨到123美元,最近一周下跌到86美元,仍然在下跌途中,凭什么中国光模块涨几倍?
2026年光模块产能将达到需求2-3倍
每个厂家都在大扩能,投资10亿,一般新增产能(按照400G)500-800万只(基础设施不同 新增产能有一定差异),新增产能几乎所有厂家投资超10亿,中小公司产能扩涨几倍,如华工科技,二期投资20.8亿,一期刚投产,产能从400万只到1200万只,又推进二期。立讯精密新进入者,投资16亿建设装置,跑出来10多家新进入者。
这些产能逐步释放,4季度有效产能会暴增,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开工率会从上半年92%下降到4季度60-70%明年产能过剩会更严重!
通过这次扩能,厂家间差距明显缩小,同质化竞争会变的十分激烈,特别800G。
2026年产能会是2024年底3-4倍,分成三个梯队
1. 2026产能2000-4000万只(折算成400G,后面一样)
华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光迅科技
每个公司产能达到了中际旭创2024年底水平。
2.1000-2000万只:立讯精密、东山精密、立孚通信、剑桥、海信宽带
3.500-1000万只:10多家
光迅科技搞出来二期投资64亿。
截止2024年底,中际旭创历史累计投资80亿,扣除淘汰装置,现有装置投资70亿,目前,随着地皮和设备价格下降,单位投资明显下降,投资64亿,产能远超中际旭创2024年底产能。
产能猛增,开工率下降,我们从光伏到新能源汽车,付出了沉重代价,真是血的教训,光伏亏损,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40%,很多厂家业绩不赚钱,整个产业链不赚钱。
光伏电池技术门槛比较高,新能源汽车销售门槛比较高,这种情况下,新进入者把老厂冲击成一塌糊涂,上汽和长安都陷入困境。
2025年上半年,美国五大AI公司“资本支出前置”效应明显,对应光模块“需求前置”同步增加。
2025年上半年美国五大AI公司资本支出为1862亿美元,同比增长71%。
2025年支出3900亿美元(亚马逊1160亿,微软950亿,谷歌850亿,META660-720亿,甲骨文250亿),同比增长51%。3900亿美元是我数据,相比高盛等美机构数据3500-3650亿美元明显高,高盛也说我数据太激进。按照它们数据,下半年资本支出与上半年一样,前置效应更明显。
H2资本支出为2038亿(亚马逊和微软支出已调高到高于计划),同比增长37%,环比上半年增长下降3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
2024年下半年资本支出环比增长37%,2025年降低到10%,以及下半年增长大幅下降3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受关税影响,“资本支出前置”效应明显。
苹果2季度手机出货同比增长12.9%,远高于三星和中国厂家,也可以看出受关税影响,“需求前置”效应明显。
从五大AI公司下半年资本支出环比增长10%,再考虑光模块在资本支出占比连续下降,下半年光模块出货环比上半年增长低于10%。
收入增长取决于价格下跌多少!
2023年8月,正是光伏发布中报期间,龙头们业绩增长200-300%。我说麻烦了,2024年光伏要亏损,都说我胡说八道,前面说业绩大降 ,现在又说亏损。
我看了中报,根据供需关系,感觉4季度开工率要下降到65%,触了亏损线。
开工率低于70%,竞争加剧,大家就要开始价格战,血拼价格,这个杀伤力巨大,为什么?下面为给大家详细说说。
大家都说光伏龙头都很乐观,你胡说八道。我说我是全球最著名商业分析导师带出来的,相比我龙头们懂什么?大家不信我,结果2024年光伏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