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科科技作为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企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公司在2023年投入技术力量,成立“AI技术专家组”“大数据专家组”,并于2025年组建“荣科研究院”,致力于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细分场景的落地应用 。
荣科科技的研发中心已完成DeepSeek-R1-Distill-Qwen-14B模型在自有环境荣科数据中心的本地化部署,将探索私有化模型在医院智慧后勤领域的应用,如工单智能分派与优先级管理、能源消耗动态优化等 。此外,公司还升级了产品运维知识库智能问答系统,开展基于DeepSeek Coder V2模型下的智能代码编写 。
荣科科技与邯郸市中心医院合作,共同建设医学人工智能(AI)应用实验室,推动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公司还自主研发了AI边缘计算算力盒,无需改造传统IP摄像头,即可将其赋予AI能力,能实时处理数据,精准识别异常行为或设备故障。
荣科科技与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存在显著关联,其业务布局和技术方向高度契合政策导向,有望成为政策落地的核心受益企业之一。以下从技术协同性、业务匹配度、政策催化预期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协同性:深度绑定华为生态,强化算力与模型能力
1. 昇腾AI算力合作荣科科技与华为共建AI医疗实验室,其边缘计算终端“荣科智盒”适配华为昇腾AI芯片,优化医疗场景的实时数据处理效率。子公司荣科智维云作为华为区域代理商,产品全面兼容鲲鹏处理器及鸿蒙OS系统,符合政策“强化智能算力统筹”的要求。
- 技术亮点:自研AI病历质控系统结合华为昇腾算力,错误率下降60%,响应速度提升30%。
2. 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公司已完成DeepSeek模型的医疗场景本地化部署,探索类ChatGPT技术在智能诊断、临床决策支持中的应用,与政策“提升模型基础能力”方向一致。
二、业务匹配度:聚焦医疗AI,覆盖政策六大领域核心场景
荣科科技的核心业务与《意见》提出的“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等领域高度契合:
1. 医疗健康领域
- AI辅助诊疗:病理诊断、影像分析系统覆盖全国200余家医院,诊断准确率达93.6%,直接响应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等场景应用”的要求。
- 医保支付改革:DRG/DIP医保控费系统服务200余家三级医院,单院年均节省医保支出超500万元,助力政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目标。
2. 数据要素与治理
- 医疗数据治理:为15个省市政府提供民生数据治理服务,处理超10亿条数据,共享效率提升80%,契合政策“构建医疗健康数据可信空间”的部署。
- 数字孪生应用:医院后勤管理平台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通过三维建模降低运维成本15%-20%,响应“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中的市政设施智能化改造。
3. 智能终端普及荣科智盒支持多路视频分析,已部署于200余家医院的手术室行为监测等场景,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目标的实现。
三、政策催化预期:资金与场景双轮驱动
1. 专项资金支持《意见》明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北京市已设立5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基金,重点投向AI医疗等领域。荣科的AI医疗大模型、零碳园区项目符合“投早、投硬科技”方向,有望获得资金倾斜。
2. 场景开放红利政策要求“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荣科已参与北京经开区AI道路巡检项目(准确率超90%),未来在智慧城市、医保政务等场景的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3. 生态协同优势作为华为医疗军团核心伙伴,荣科可借助华为的“云+AI+终端”生态,快速对接地方政府及医疗机构资源,放大政策“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的杠杆效应。
风险与挑战
1. 行业竞争加剧医疗AI领域面临卫宁健康(DRG系统市占率领先)、东华医为等企业的竞争,需强化数字孪生技术的差异化壁垒。
2. 技术迭代风险大模型训练负载向推理负载迁移(2025年占比或达70%),需持续优化边缘计算架构以适应分布式算力需求。
结论:政策共振下的成长逻辑
荣科科技在 医疗AI、数据治理、智能终端 三大业务线与《意见》高度协同,其技术生态(华为昇腾+边缘计算)和政策资源(区域基金+场景开放)的叠加,将驱动业绩进入加速兑现期。短期关注北京市场订单落地及AI医疗大模型商业化进展,中长期需验证技术转化效率与生态协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