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达到打压或者拉升股价目的,不停威胁上市公司发布重组消息 ,将触犯哪些违法犯罪情况,大家争取 做一个合法的股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2 条:治安拘留
若威胁行为情节较轻(如单次言语威胁未造成实际损害),可能被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秩序,面临5 日以下拘留或 500 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重(如多次威胁、干扰公司正常经营),可处5-10 日拘留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
典型场景:股民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上市公司高管发送恐吓信息,声称 “不发布重组消息就公开你的个人隐私”。
(二)《刑法》第 274 条:敲诈勒索罪(刑事处罚)
若威胁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通过迫使公司发布消息操纵股价获利),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数额较大(2000-5000 元以上):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3 万 - 10 万元以上):处 3-10 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遂情形:即使未实际获得财物,仍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股民以公开虚假负面信息相要挟,要求公司发布重组消息以抬高股价,虽未直接索要钱款,但可能因 “非法目的” 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
(三)《刑法》第 293 条:寻衅滋事罪(刑事处罚)
若威胁行为 “情节恶劣”(如多次威胁、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一般情节: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处 5-10 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五)《证券法》相关条款:行政处罚
若威胁行为导致公司违规披露重组信息,可能间接触犯证券法:
第 78 条:上市公司需真实、准确披露信息,不得误导投资者。
第 197 条: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及责任人员可能被罚款(50 万 - 500 万元),但股民若未直接参与信息披露,一般不适用该条款。
例外情况:若股民与公司内部人员合谋操纵股价,可能构成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罪,面临刑事处罚(最高 10 年有期徒刑)。
三、司法实践中的关键考量因素
行为手段:
威胁方式(如电话、网络、当面)、频率(单次或多次)、内容(人身安全、名誉损害等)。
例如,股吧发帖称 “不重组就举报公司财务造假” 可能被认定为敲诈勒索
拘留天数的具体情形
治安拘留:
威胁他人人身安全:5-10 日拘留,可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
合并执行:若同时违反多项治安条款,拘留不超过 20 日。
刑事拘留:
作为刑事强制措施,拘留期限一般为 14 日,复杂案件可延长至 37 日。若检察院批准逮捕,羁押期限将进一步延长,最终由法院判决是否有罪及刑期。
五、总结
股民威胁上市公司发布重组消息的行为,可能面临治安拘留(5-10 日)或刑事处罚(最高 11 年有期徒刑),具体取决于行为手段、主观目的及社会影响。上市公司可通过报警、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权,司法机关将综合证据判定是否构成犯罪。投资者应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诉求,避免因过激行为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