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8
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减值准备及资产损失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项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有效防范或降低资产损失风险,使相应的财务报告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可回收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资产损失是指有确凿和合法证据表明该项资产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发生了实质性且不可恢复的灭失,不能再给公司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包括已计提和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的损失。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的各项资产是指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及合同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公司的资产发生损失需要确认并核销的,应当按照本制度进行审批和处理。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第二章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第五条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相关规定确定是否需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并按照规定进行审批。
第六条 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时,由财务管理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出具书面报告,详细说明减值准备金额或损失金额及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依据、数额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
第七条 资产减值
(一)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二)公司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三)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公司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四)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五)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六)公司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七)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第八条 应收款项的减值准备
公司对所有应收款项根据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坏账准备。参照以前年度应收款项实际损失率,并结合未来回收风险的判断及信用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预期信用损失率并据此计提坏账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信用损失,是指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公司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第九条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对于债权投资,公司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债权投资应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具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执行。
第十条 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其他债权投资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贷款和应收款项、债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其他债权投资应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应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具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执行。
第十一条 存货跌价准备
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以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使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则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将以前减记的金额予以恢……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