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显示屏将是什么模样?能观看、会思考、可互动,也许是基本功能。
“商场想开展智能导购,文旅景区想打造沉浸式体验,学校需要构建互动课堂……这些想法在传统的显示设备上,根本实现不了。”日前,洲明科技董事长林洺锋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述场景在洲明科技的人工智能(AI)显示端侧已经实现了应用。
在“AI+”带来的智能化浪潮中,LED显示设备正从“单向显示”转向“双向交互”,商业显示行业打响“升维之战”。行业头部企业艾比森、洲明科技、利亚德等纷纷行动,将“LED+AI”提升至战略高度,作为驱动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LED显示行业打响“升维战”
“AI技术正重塑各行业生产力,对LED显示行业而言,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重新定义用户体验与商业潜力的关键机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艾比森技术创新中心总监肖洲明确表示。
从去年开始,艾比森就把“LED+AI”置于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层面,将其视为驱动增长、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的关键引擎,在LED显示行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主动破局。
谈及“LED+AI”,肖洲表示:“我们不追求跟风式的技术布局,而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LED+AI’对艾比森来说,是前瞻布局的核心技术方向之一,目标是通过AI实现LED显示产品性能和体验的升维,拓展多元商业化场景。”
据了解,这一战略升级体现在三大维度:一是画质升级,借助AI算法优化显示效果,让画面更贴合人眼视觉需求;二是低碳节能,通过智能调控降低产品能耗;三是智能交互,打破传统显示屏“单向输出”的局限。
“相比行业内部分企业更注重技术概念的打造,我们聚焦于‘技术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肖洲补充道:“比如,通过AI技术让显示屏在不同环境下自动适配最佳状态,这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智能化。”
无独有偶,洲明科技也将“LED+AI”视为驱动未来增长、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的关键引擎。
“AI技术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林洺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洲明科技将“LED+AI”业务提升至集团头号战略高度,明确了从显示硬件制造商转向“AI智能光显生态领航者”的目标。
洲明科技AI业务负责人刘俊告诉记者,公司自2020年起便开始探索AI技术与LED显示业务的融合,于2023年正式确立了“LED+AI”为核心战略。公司自主研发了基于华为鸿蒙的AISOC系统,还与浙江大学共建了传统文化大模型研究院,研发出多模态大模型“山隐”,为AI端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的目标是将LED的光显和AI的大脑深度融合,让显示产品不仅能看,还能想、能互动。”林洺锋表示,通过构建“硬件+IP+场景服务”驱动的智能化场景生态体系,洲明科技正逐步实现从单一显示硬件向AI生态的跨越。
另一LED显示行业头部企业利亚德也在积极部署“AI+”战略。利亚德表示,公司正用AI赋能显示产业升级,在领视智慧服务平台、LED会议一体机、数字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进步将推动显示技术和产品向更智能化、交互化的方向发展。在文旅业务方面,AI技术对相关项目在前期的概念设定、中期的创编设计以及后期的成片制作均起到了提升作用,并创新了交互模式和可落地的商业形态。
从“单向显示”到“双向交互”
洲明科技、艾比森和利亚德等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推动LED显示设备从“单向显示”向“双向交互”转变。
“商场想开展智能导购,文旅景区想打造沉浸式体验,学校需要构建互动课堂……这些想法在传统的显示设备上,根本实现不了。”林洺锋列举的这些例子,正是洲明科技在AI端侧应用的实际场景,并已在全国多地实现,如南京德基广场的AI交互屏、香港轨道项目的AI智能导览等。
今年,在多个国际展会上,艾比森展示的“LED+AI”创意解决方案获得客户积极反馈。比如,公司推出的AI虚拟数字人“小艾”,集成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在零售、文旅场景实现实时交互与内容讲解;AI数字换衣方案可通过人体图像快速实现虚拟换装,有效提升零售转化率;AI艺术大屏则优化画质算法,结合数字艺术家作品,增强视觉体验。
肖洲表示,在场景拓展上,公司后续将深耕影视虚拟制作、零售、文旅三大领域。“以影视虚拟制作为例,我们已与博采传媒合作,在其AI虚拟影视基地共同打造全球最大单体LED虚拟摄影棚。未来还会探索AI赋能虚拟拍摄,大幅降低影视制作成本和门槛。”
对于如何挖掘新应用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肖洲表示,艾比森有三大策略,一是聚焦细分场景需求,开发定制化AI解决方案;二是加强与内容制作方、行业生态伙伴、艺术家的跨界合作,共建“LED+AI”生态;三是通过“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提升客户黏性。
打造全场景AI显示体系
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LED商业显示行业的竞争已逐渐从单一的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系统的竞争。业内上市公司纷纷通过构建“硬件+软件+内容”的综合能力,打造全场景的AI显示生态体系。
“我们以‘硬件+IP+场景服务’为驱动,打造覆盖ToB与ToC的全域生态。”林洺锋介绍,洲明科技的生态构建策略,除了要在硬件产品上创新,还将通过自研大模型、AI智能体等软件产品,以及丰富的场景服务为用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此外,洲明科技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将解决方案推向全球。
“洲明在AI端侧的先发优势,我总结就是三句话:专注于壁垒深厚的垂直场景、抢先一步布局‘光显+AI’生态、跑通了AI业务商业化闭环。”林洺锋表示。
在垂直场景方面,洲明科技在指挥调度、轨交、文旅这些行业扎根十几年,最懂业务流程与付费痛点。几年前,洲明科技就开始布局“光显+AI”,公司曾推出AI全息陪伴助手,既有LED显示的技术底子,又有自研的传统文化大模型,还可定制IP形象。在商业化闭环方面,洲明科技今年签下AI一体机和AI台灯的订单,林洺锋认为,AI端侧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链条已打通。
面对行业内多家企业布局“LED+AI”的竞争格局,肖洲表示:“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技术领先带来的定制大屏解决方案创新能力,二是AI技术驱动的绿色低碳优势。”展望“LED+AI”未来发展趋势,肖洲判断:“目前行业正处于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会朝着AI深度赋能显示性能、交互体验智能升级、应用场景持续分化与拓展的三大方向深化。”
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科技、产业、消费等领域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随着“人工智能+”在LED显示行业的广泛渗透,AI技术将重塑LED商业显示的未来,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