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盈精密(SZ300115)$ 关于长盈精密(300115)与英伟达(NV)在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传闻及估值影响,结合最新市场信息和分析如下:
1. 英伟达机器人合作信息的可靠性
根据供应链验证信息,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8月8日-10日发布自研人形机器人,而长盈精密被确认为双臂组件的独家供应商,单机价值量(ASP)达数万元人民币。该信息源自产业跟踪报告(发布于2025年8月6日),其核心逻辑如下:
- 合作实锤:长盈是英伟达机器人双臂结构的100%份额独供商,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多SKU精密件量产能力(注塑、压铸、机加工等),以及海外成熟产能布局,满足了英伟达对复杂结构件的需求。
- 竞争壁垒:公司通过长期配套研发(从几百到数万个SKU),建立了难以替代的商务关系,且当前正积极扩产响应订单。
- 其他合作佐证:长盈此前已宣布与北美头部机器人企业(如Figure AI)及特斯拉合作,量产经验丰富。
> 结论:结合公司官方互动平台透露的“与北美头部企业合作”及量产进展,英伟达合作属实性较高,8月发布将成为关键催化剂。
2. 长盈精密估值重构:机器人业务贡献核心增量
若英伟达合作落地,长盈的估值需分层拆解:主业(消费电子+新能源) + 机器人业务(特斯拉/Figure/英伟达)。
(1)主业基础估值
- 消费电子:受益于苹果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换机潮及钛合金材料渗透,2025年预计利润7亿元,2026年10-12亿元。
- 新能源: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客户产能释放,毛利率趋稳。
- 综合贡献:按2025年7亿利润给予20倍PE,对应140亿市值(保守估值)。
(2)机器人业务增量估值
机器人业务处于爆发初期,需按客户分部估值:
- 特斯拉机器人:单机价值量3-5万元,100%份额独供,假设2025年出货量1万台,贡献营收30-50亿元。按10倍PS给予300亿市值增厚。
- Figure机器人:单机价值量近10万元(约1万美元),绑定头部客户,保守给予50亿市值。
- 英伟达机器人:双臂组件ASP数万元,首发机型若量产超5000台,营收贡献约15-25亿元。按独供地位及技术壁垒,给予50亿市值(对标Figure估值逻辑)。
(3)目标市值与股价空间
| 业务板块 | 市值贡献 | 逻辑说明 |
|----------------|----------------|-----------------------------|
| 消费电子+新能源 | 140亿元 | 2025年7亿利润×20倍PE |
| 特斯拉机器人 | 300亿元 | 独供地位,高ASP弹性 |
| Figure机器人 | 50亿元 | 单机价值量行业最高 |
| 英伟达机器人 | 50亿元 | 新增双臂独供,场景扩展 |
| 合计目标市值 | 540亿元 | 较当前市值(约300亿)+80% |
> 对应目标价:按总股本13.55亿股测算,目标价约40元/股(当前股价21-26元区间)。
结论:短期看催化,长期重份额
英伟达合作落地将直接验证长盈在机器人精密件的全球竞争力,目标市值540亿元(对应股价40元)。建议紧密跟踪8月8日-10日英伟达发布会及公司订单披露,若双臂供应信息确认,估值重构进程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