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建智能化升级与新能源产业加速渗透的双重驱动下,达刚控股(300103)展现出独特的战略转型动能。这家深耕筑养路机械领域的企业,通过业务结构优化与新兴赛道布局,正突破传统经营周期束缚,其价值重构路径值得深入剖析。
核心业务焕发新生机
高端路面装备研制业务实现25.15%的营收增长,智能化设备在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领域获得突破。自主研发的沥青洒布车通过欧盟CE认证,成功打入中亚基建市场,出口收入占比提升至3.8%。新能源相关业务实现翻倍增长,充电桩产品线覆盖直流快充与交流慢充全场景,适配800V高压平台技术方案获头部车企认证,订单储备突破3000万元。
财务结构显著优化
毛利率提升至29.45%,创近五年新高,核心产品成本下降12%。期间费用率虽达40.65%,但销售费用增速较营收增速低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实现人均效能提升35%。财务费用同比锐减79.99%,债务结构持续改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进入安全区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正,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2倍。
新兴赛道打开增长空间
剥离亏损的城市道路运维业务后,资源全面聚焦新能源与高端装备。控股子公司恩科星建成西北最大充电桩生产基地,直流桩转换效率达96.5%,适配高原低温环境特性,已中标青藏线充电站建设项目。生活垃圾处理设备通过欧盟CE认证,与东南亚国家签订3套固废处理系统订单,单套合同金额超800万元。
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作为筑养路机械国家标准制定者,公司拥有67项核心专利,其中智能压实控制系统填补国内空白。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8%,新型沥青加热设备热效率突破85%,较传统设备节能30%。与长安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在纳米涂层防腐技术取得突破,产品使用寿命延长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
市场认知存在预期差
当前市净率反映传统制造业估值逻辑,但若按高端装备+新能源双轮驱动模型测算,其技术溢价尚未充分体现。相比同行,公司具备设备+工程+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能力,但市值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62%。机构持仓比例持续攀升,南方高端制造基金持股比例较年初提升2.3个百分点,显示专业投资者对其转型成效的认可。
(本文基于公开市场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