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9-06
双林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制度
(草案)
(H 股发行上市后适用)
第一章 总则
一、目的
为促进双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规范经营,提高本公司
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公司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等。
公司将需要至少每年一次检讨公司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
检讨应涵盖所有重要的监控方面,包括财务监控、运营监控及合规监控。
具体而言,公司需要于年度《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以下详细信息:检讨
的流程及频次、佐证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适当及有效的资
料、报告期内发现的重大监控失误或弱项以及任何所采取或拟采取以解决
有监控失误或弱项的补救措施等。
二、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及所属子分公司。
三、解释权
本制度自报送董事会批准且公司发行的境外上市股份(H 股)于香港联
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之日起生效并实施。每年由证券部进行审阅,
如有更新,报董事会批准后下发执行。
第二章 风险的定义
一、战略风险指没有制定或制定的战略不正确,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二、经营风险指因经营决策不当妨碍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财务风险指财务报告失真风险、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和舞弊风险。
四、市场风险指未来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
对企业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影响。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环境风险、产
业政策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市场信息风险和竞争对手战略风险等。
五、操作风险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
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主要分为人力资源风险、产品
质量风险、信息系统/数据风险、紧急事故风险等。
第三章 风险的评估
一、公司风险管理岗负责对风险的识别、监控、评估及提出解决方案。
二、风险评估指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辨识、分
析与评价。
三、公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风险识别,如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政策分析、
情景分析等。
四、审计委员会应召开定期与不定期会议,研究并估计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各类风险,提高对市场变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相关产业政策及市场同类
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度,预计此类变化对公司生产和销售的影响及可能导
致的风险,识别风险状况,并提出解决风险的建议。
五、公司及公司各部门要注重收集各类风险的信息,并交送审计委员会会对相
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以建设和更新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
第四章 风险的监控及预警
一、公司审计部、相关法律合规岗以及风险管理岗应加大对风险的日常监控,
通过有效沟通和反馈,使公司领导和各部门及时了解公司业务和资产的风
险状况,相应调整风险管理政策和管理措施。
二、公司各有关业务部门要定期对风险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
还应撰写风险报告并及时报送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
三、对于任何风险决不能疏忽,应认真研究,避免因小风险给公司未来造成大
损失。
四、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确保公司各部门严格遵守内控制度,降低产生风
险的概率。
五、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在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或将有重大自然灾害
时提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将风险降到最低。
六、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如会计岗位、授权批准等,形成制衡,减少
操作风险的发生。
七、主要各类风险的应对方法:
宏观经济环境风险指整体宏观经济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公司业务遭遇各种
威胁或丧失宝贵机会。公司应委任专门人员或团对研究宏观经济政策,
预估经济走势,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
产业政策风险指未能及时把握产业政策的变动而使战略决策失效。在专
门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团队中可任命专人收集、分析产业的相关政策,
使公司领导层能及时准确把握行业政策动向,避免承担额外费用;
商品价格风险指由于商品价格变化而使公司遭受损失。关注产业政策的……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