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晚间,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通灵”或“公司”)发布关于与产业投资人签署(预)重整投资协议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与产业互联网企业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预)重整投资协议》。此次重整旨在化解公司债务危机,改善财务结构,并提高对中小投资者的赔付能力。汇通达的实际控制人汪建国作为电商行业知名人物,其与阿里巴巴的紧密资本关联也为此次重整增添了市场关注点。若重整成功,金通灵有望通过注入增量资金和资源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但公司此前连续6年的财务造假问题及尚未开庭的诉讼仍为未来蒙上阴影。
公告披露,2025年3月28日,公司收到债权人上海创亚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送达的《告知函》,申请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南通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
2025年4月3日,公司收到南通中院送达的(2025)苏06破申22号、(2025)苏06破申22号之一《决定书》,南通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并指定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以下简称“临时管理人”)。
2025年4月7日,为顺利推进公司预重整及后续重整工作(如有),临时管理人决定采用公开方式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截至2025年4月30日,共有36家(以联合体形式报名算作1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正式报名材料并足额缴纳保证金。
2025年4月19日,临时管理人就公司预重整债权申报事项发出通知。
2025年6月10日,公司收到南通中院送达的《批复》[(2025)苏06破申22号],许可公司在预重整期间借款合计不超过2亿元,所借款项专项用于支付公司为维持生产经营的必要支出。
根据《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的相关安排,经遴选确定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为重整产业投资人。2025年9月5日,公司、临时管理人与产业投资人签署《(预)重整投资协议》。
从投资方案来看,汇通达在本次投资中以每股1.3996元的价格受让标的股份7105万股,获得25%股权,支付投资款合计9944.158万元。
据公告,本次重整中,投资人获得股份的市场参考价为本协议签订之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2.7991元/股。重整投资人获得股份的每股对价不低于市场参考价的50%。
汇通达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供应链能力赋能服务乡镇夫妻店的产业互联网公司,于2022年2月1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汇通达一方面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一站式供应链;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能力,为会员零售门店、渠道合作客户、品牌厂商等价值链上的各方伙伴,提供门店SaaS+服务及商家解决方案。
公告表示,本次《(预)重整投资协议》的签署是公司预重整及重整程序的必要环节,有利于推动公司预重整及重整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重整投资协议》的具体实施情况最终以公司进入重整程序后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为准。本次重整的投资款将用于偿还公司债务、日常经营支出等必要用途。
若公司预重整及重整程序得以顺利推进并重整成功,将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结构、化解债务危机,同时在引入重整投资人后,注入增量资金和资源,将有利于公司提高对中小投资者的诉讼赔付能力及比例,增强公司的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帮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公告透露,汪建国系汇通达实际控制人,1960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商管理博士(DBA)。曾于1998年至2009年任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于2006年至2009年任美国百思买集团亚太区副总裁;现任五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主席。
公开信息显示,汪建国是电商行业内的知名人物,其创立的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曾位列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前三强。同时,他还是市值150亿元母婴童商品零售商孩子王的董事长。汪建国任董事长的汇通达,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供应链能力赋能服务乡镇夫妻店的产业互联网公司。从财报来看,公司去年营业收入为600.59亿元,年度利润为4.62亿元。
汪建国与马云交情颇深。汪建国本人还是以马云、虞锋名字命名的云锋基金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双方在早期就建立了紧密的资本合作网络。阿里巴巴方面是汇通达的重要战略投资者,在汇通达IPO时就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18年,阿里巴巴向汇通达投资45亿元,这也是当年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标志性事件。今年8月,汇通达还与阿里云宣布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金通灵在公告中提示,公司因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适用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通过预重整及重整将引入增量资金和资源,化解公司债务危机,有利于公司提高对中小投资者的诉讼赔付能力及比例。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案件尚未开庭审理,最终赔偿金额存在不确定性。
2025年7月18日,公司收到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公司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相关直接责任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以欺诈发行证券罪追究刑事责任。检察机关对公司和相关人员提起公诉,本次诉讼尚未审理,公司最终涉诉金额存在不确定性。
追溯案件显示,2024年1月,江苏证监局对金通灵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据调查,2017年至2022年,金通灵连续实施财务造假行为。
2025年7月17日,金通灵披露,公司收到检察机关起诉书。检察机关认为,金通灵连续6年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财务数据,有4年将亏损披露为盈利,造成投资者经济损失。上市公司及相关6人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金通灵陷入严重的经营和财务危机,公司业绩持续恶化,债务压力不断增加。从公司近年财报即可看出,公司连年亏损。从2020年到2024年五年期间,该公司净利润均为负值,五年总亏损额超过22亿元。
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4.07亿元,同比减少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3.14亿元,同比扩大16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8.8亿元,同比扩大56.80%。
2025年8月26日,金通灵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70亿元,同比下降48.70%;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下降167.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0亿元,同比下降105.07%;基本每股收益-0.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