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1 18:39:13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浙江
万顺新材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进展已形成技术突破-客户验证-产能落地的完整闭环,其

$万顺新材(SZ300057)$  万顺新材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进展已形成技术突破-客户验证-产能落地的完整闭环,其核心产品铝塑膜、复合铜箔及固态电解质复合膜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以下是截至2025年7月的最新进展:

 

一、核心材料技术突破

 

1. 全固态电池铝塑膜:量产技术成熟,性能指标国际领先

 

- 技术壁垒: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全固态电池铝塑膜量产的企业,产品采用生物基聚酯(PLA/PBS共混材料)为基膜,结合纳米涂层技术(如SiOx蒸镀或PVA涂布),实现阻氧率≤1 cm³/(m·day·atm)、阻湿率≤0.5 g/(m·day),远超传统液态电池封装要求。三层共挤流延工艺(电晕层/中间层/热封层)使冲深性能提升至≥12mm(传统CPP薄膜仅7-8mm),适配固态电池软包封装需求。

- 专利布局:2025年4月获批的“可降解透明高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专利(ZL 2024 1 1547434.3)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实现透明性、阻隔性与可降解性的协同提升,为下一代环保型固态电池封装提供解决方案。

- 车规级认证:产品通过针刺测试、热箱测试等严苛验证,循环寿命达2000次后容量保持率超80%,并获得AEC-Q100车规级认证,已应用于上汽名爵MG4新一代固态电池车型(能量密度超400Wh/kg)。

 

2. 复合铜箔:通过宁德时代验证,进入量产合作阶段

 

- 技术验证:PP铜箔循环寿命超过1800次(高于宁德时代1500次的量产标准),针刺测试无明火、热失控温度显著优于传统铜箔,通过问界M9车型电池测试,成为宁德时代潜在供应商。

- 产能规划:安徽基地复合铜箔产能已达1亿平方米/年,在建5条产线计划2025年Q3前投产,届时总产能将提升至3亿平方米/年,预计2025年Q4起向宁德时代批量供货。

- 工艺优化:采用磁控溅射+电子束蒸镀两步法工艺,铜层厚度均匀性偏差控制在0.1μm以内,良率稳定在90%以上,设备参数与宁德时代电芯生产流程高度匹配。

 

3. 固态电解质复合膜:完成样品测试,性能显著提升

 

- 研发进展:在研的LLZO/银纳米线复合膜通过银线网络将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至10⁻³ S/cm(纯LLZO为10⁻⁴ S/cm),并实现热失控时的电子断路保护。已完成广汽埃安固态电池样品测试,界面阻抗较传统方案降低65%。

- 合作突破:与高校联合开发生物基树脂改性技术,解决PLA膜脆化问题,耐温范围拓展至-18℃–100℃,适配硫化物电解质高温封装需求。

 

二、客户合作与验证进展

 

1. 头部电池企业深度绑定

 

- 宁德时代:PP铜箔通过技术验证并进入量产合作阶段,铝箔产品签订32万吨长期协议,适配其固态电池研发及生产。

- 比亚迪:铝塑膜进入全固态电池中试线,预计2027年随车型量产放量;电池铝箔通过供应商审核,成为其供应链体系成员。

- 清陶能源:签订2024-2026年独家供货协议,2024年获固态电池铝塑膜订单4.3亿元,用于上汽智己L6半固态电池车型。

 

2. 国际市场认证加速

 

- 降解认证:EN 13432/ASTM D6400国际降解认证进度提前6个月,为开拓欧美市场铺路,铝塑膜出口业务覆盖特斯拉等国际厂商。

- 设备升级:引进德国W&H七层共挤生产线,铝塑膜良率从85%提升至92%,量产成本下降15%,价格较日本DNP低10–15%。

 

三、产能释放与战略布局

 

1. 铝塑膜产能规模领先

 

- 全球占比:设计产能1.2亿平方米/年(国内前三),安徽中基基地剩余4台铝箔轧机2025年上半年完成调试,投产后可满足全球15%的固态电池铝塑膜需求。

- 成本优势:通过铝板带-铝箔-铝塑膜一体化产业链,加工费较日本DNP低15%-20%,毛利率达30%以上,打破国际垄断。

 

2. 电池铝箔产能适配固态需求

 

- 产能规划:安徽中基基地规划25.5万吨电池铝箔产能,其中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分阶段投产,2025年新增产能3万吨,部分产线兼容固态电池需求。

- 供应链协同:四川万顺中基13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投产,铝箔坯料自供率提升至75%,单吨成本下降18%,支撑规模化生产。

 

四、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1. 政策红利驱动

 

- 标准升级:固态电池被纳入《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新国标(GB38031-2025)明确要求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推动铝塑膜等核心材料需求激增。

- 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超500亿美元,铝塑膜市场规模达200亿元,万顺新材目标占据15%份额。

 

2. 商业化进程加速

 

- 车型落地:上汽名爵MG4、智己L6等车型已采用万顺新材铝塑膜,标志着产品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比亚迪、宁德时代固态电池车型预计2026-2027年量产。

- 技术协同:PP铜箔与钠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布局形成技术协同,例如钠电池对轻量化集流体的需求与PP铜箔特性高度契合,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五、风险与挑战

 

1. 技术迭代压力:若竞争对手(如日本DNP)铝塑膜成本下降或硫化物固态电池采用硬壳封装,可能削弱公司市场份额。

2. 产能爬坡风险:复合铜箔良率需稳定在95%以上,成本需降至4元/平方米以下,才能与重庆金美、宝明科技等抗衡。

3. 业绩不确定性: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仍为负值,长期投资价值需观察产能释放与订单落地情况。

 

总结

 

万顺新材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形成技术先发+产能规模+客户绑定的三重优势,其铝塑膜、复合铜箔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通过头部客户量产验证。随着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公司有望在2025-2030年行业爆发期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固态电池材料核心供应商。需重点关注安徽基地产能释放进度、宁德时代复合铜箔订单确认及比亚迪中试线量产时间表。

相关股吧: 万顺新材(300057)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