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财互联最近在市场中掀起波澜,尽管今日股价微跌1.51%,报收11.74元,但就在前一日,这只股票一度触及涨停,成交额高达24.74亿元,换手率超过30%,资金博弈极为激烈。从数据上看,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超6亿元,深股通也净买入850万元,显示出机构与主力并未完全离场。而推动这波行情的核心,显然不止是短期情绪炒作,背后是业绩、技术布局与产业趋势的多重共振。
金财互联的主营业务分为热处理与数字化两大板块,而近期市场的关注点,恰恰集中在这两个方向的转型与突破上。根据2025年中报,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2063.57%,达到3280.78万元。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成为股价走强最直接的基本面支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长并非来自一次性收益,而是其数字化业务持续发力的结果。子公司方欣科技在智慧税务、财税SaaS等领域持续拓展,受益于全国范围内数字化税务改革的推进,订单与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公司在AI与高端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在人工智能快速落地的背景下,金财互联推出了“欣智悦财税大模型”,基于盘古大模型框架,并融合多元模型技术,构建了面向财税场景的垂直大模型体系。这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也增强了客户粘性。与此同时,公司在热处理业务上切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赛道,通过增资控股无锡福爱尔,完善了在机器人导轨、丝杆、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热处理能力。这一步棋,让它从传统制造向“新质生产力”靠拢,与当前政策大力扶持的机器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方向高度契合。
从宏观环境看,国家正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与产业升级,2024年4月至2025年7月,信息传输、软件和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近三成。算力基础设施也在快速扩张,智能算力规模已达788EFLOPS,为AI应用落地提供了坚实底座。在这样的背景下,像金财互联这样既有技术积累,又能将AI与实体制造结合的企业,自然更容易获得资金青睐。
在我看来,金财互联的这波行情,反映的不仅是单一个股的爆发,更是市场对“AI+产业”融合模式的认可。它既不是纯概念炒作,也不是传统业务的简单延续,而是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交汇点上的精准卡位。当然,当前股价估值已不低,后续能否持续走强,仍需观察其技术落地的商业化进展与业绩的持续性。但不可否认,这家公司正在从一个财税服务提供商,逐步进化为智能时代下的产业技术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