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最抢眼的个股之一,无疑是卧龙电驱。我盯着它的走势看了一整天,收盘价定格在34.44元,涨幅1.20%,成交额接近98亿,这个量能说明资金热度一点没降。说实话,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股价波动了,而是一场围绕“未来科技”的集体押注。
卧龙电驱这家公司,很多人还停留在“老牌电机厂”的印象里,但我要说,它早就变了。我去翻了它的业务结构,五大板块里最让我兴奋的是新能源交通和机器人组件这两个方向。特别是它作为特斯拉Cybertruck电机定转子的独家供应商,技术门槛摆在那里,不是谁都能进这个供应链的。更关键的是,最近消息显示,它的高爆发关节模组和无框力矩电机已经进入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验证阶段——这意味着什么?如果真能拿下量产订单,单价2.8万元一套,那可是全新的增长曲线。
而且你不觉得奇怪吗?一家做电机的企业,怎么突然跟低空经济扯上这么深的关系?我查了一下,原来它和沃飞长空合作开发eVTOL电驱系统,订单规模已经突破90亿元。它还有全球唯一的航空电驱适航实验室,百千瓦级电驱功率密度做到8kW/kg以上,比国外同行还强。现在国内商飞、峰飞航空这些头部eVTOL厂商几乎都跟它有合作,2025年这块业务营收预计要冲15亿,市占率可能超六成。这哪是传统制造企业,分明是站在低空经济爆发前夜的核心玩家。
再加上它正在推进H股上市,材料刚被证监会接收,这步棋走得很聪明。融资渠道打开,全球化布局也能加速。它在越南、印度、塞尔维亚都有工厂,欧洲还设了多个研发中心,这种架构支撑得起它从“中国制造”向“全球动力平台”转型。
受它带动的不只是概念,还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链联动。比如浙江荣泰,虽然今天没怎么动,但它在特种电机绝缘材料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和卧龙的合作关系紧密。还有像世运电路、一博科技这些公司,一个给小米CyberDog做柔性电路板,一个参与宇树科技机器人主板设计,都在机器人和eVTOL的信号系统里卡着关键位置。三花智控更不用说了,给Optimus供关节部件,热管理还能用在eVTOL电池上,跨赛道能力太强。
我看这轮行情的本质,是市场在重新定价“智能时代的底层动力”。电机不再只是工业配角,而是机器人、飞行汽车的“心脏”。卧龙电驱恰好卡在这个交叉点上——既有人形机器人的预期,又有低空经济的订单落地,还有全球化和资本运作的想象空间。现在它的估值才30倍出头,比起动辄五六十倍的同类赛道,确实还有不小的空间。
当然我也提醒自己别太乐观。特斯拉万一自研电机怎么办?eVTOL适航认证要是推迟呢?这些风险都得盯着。但至少目前来看,资金的选择很明确:谁掌握核心动力系统,谁就掌握未来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