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尽管成都华尔道夫酒店外细雨霏霏,但8楼会议厅内气氛热烈——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隆美)代表正向哈萨克斯坦代表团展示公司最新成果。当PPT最后定格在公司“2024年智能光储充全球总产能2GW”这一醒目数据时,坐在台下的投资机构代表频频点头。这家屡次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的中国企业,以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全球布局引发了来自哈萨克斯坦等国投资机构的浓厚兴趣。
7月10日至12日,由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成都企业出海路演·国际机构天府行”活动在蓉举行。作为第二届成都金融周的重头戏之一,本次系列路演活动不但汇聚了包括特隆美在内的十余家新能源储能、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农业等前沿领域的成都本土领军企业,还特别设置了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路演环节。这一双向路演模式,既向全球投资者展现了中国企业的技术成果与全球化布局,也为企业提供了与国际资本和商业规则深度对接的平台。
“本次系列路演活动不仅是成都产业链韧性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国西部城市以金融为纽带、以创新为引擎,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生动注脚。”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成都金融周秘书长傅诚刚表示,活动现场汇聚了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跨国产业资本、国际投行等顶级资源,意在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产业+渠道”的全方位赋能。他期待,通过搭建本土科创力量与国际资本的高效对接平台,能为“成都创造”注入全球化动能,助力“成都智造”扬帆远航。
成都储能企业加速全球扩张
“在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和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已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参与力量。”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华内实·阿满泰在路演交流时指出,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新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优质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去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企业签署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协议总装机容量超过了2GW。
这一合作成果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相得益彰。据《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64.9%,达到369.8GWh,其中超九成来自中国企业。面对海外市场需求增长潜力,中国储能企业纷纷加速海外投资布局。特隆美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电池储能与智慧能源产业的先行者,成立于2017年的特隆美依托自主研发的BMS、PCS和EMS系统,构建了面向住宅、工商业和大储等多应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2021年,特隆美成立海外事业部,从成都总部出发,加速全球扩张,通过“属地化研发+本地化生产+区域化服务”的三位一体布局,以储能系统集成、EPC+OM(交钥匙集成业务)模式为核心,已建立位于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墨西哥、南非等的7家子公司及一个位于德国的海外技术服务中心。
“不仅仅是在中国内地,我们在全球都有足迹,是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特隆美代表介绍,公司除了依托全国3个主要制造基地积极服务国内市场外,还布局了全球多个战略区域,全球员工超过1200人,年产能达20GWh,产品已在欧洲、拉美、非洲等地落地,助力多国实现绿色转型。
据介绍,特隆美全新推出的“Tecnova智能光储充系统”以全球领先的1500V直流柔性互联技术为核心,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与超快充电模块集成于一体,为新能源交通与电力场景提供快速、绿色、经济、便捷的补能解决方案,目前正快速占领新能源市场。
中国有机硅龙头海外营收增长226%
不仅仅是储能行业,近年来,东方雨虹、美佳新材等众多中国新材料企业也在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谋求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有机硅密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科技”)同样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
硅宝科技成立于1998年,是以高端有机硅密封材料、硅烷偶联剂、热熔压敏胶三大板块为主营业务的新材料产业集团,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装饰装修、新能源汽车、光伏太阳能等领域,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首批上市,是中国新材料行业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我们正持续深化全球布局,为更多国际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有机硅材料解决方案。”出席本次路演活动的硅宝科技代表介绍,近年来,硅宝科技坚持“走出去”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全球许多项目中表现活跃,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全球多个市场,如埃塞俄比亚、埃及、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据介绍,硅宝科技已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公司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实现出口销售收入近3亿元,同比增长226%。
海外布局进程中,硅宝科技以技术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不但拥有有机硅密封胶行业第一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还主导或参与制定了124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累计申请了465项国际和国家专利,在推动全球技术规范升级的同时,争取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话语权。
灾备领域“中国名片”瞄准全球百亿美元市场
“我们有信心也有希望代表中国力量,与国际巨头同场竞技。”作为国内首批开展海外业务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服务商,成都云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祺科技”)也来到了此次路演活动现场。
云祺科技成立于2015年,一直专注于灾备技术研究领域的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作,专门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全场景数据备份和恢复服务,用户现遍布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已超过25%。
2025年上半年,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旗下客户点评平台Gartner Peer Insights发布了最新“Voice of the Customer”(客户之声)报告。云祺科技在企业备份与恢复软件解决方案领域脱颖而出,与华为一道成为仅有的两家入围中国厂商。“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既证明了公司在国际标准下的技术硬实力,也印证了海外客户对云祺的真实认可。”云祺科技代表在路演中表示。
面对2024年全球约240亿美元规模的灾备市场以及全球TOP10灾备大厂均来自美国的行业格局,云祺科技在深耕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全球市场,将全球市占率第一的灾备厂商Veeam作为对标公司,以“中国方案”直面国际竞争。
云祺科技代表在路演中介绍,在全球虚拟化平台兼容度上,公司已实现98%以上主流平台的兼容,并打造了目前全球首屈一指的灾备操作软件界面,海外中小企业只需操作约10分钟就能完成部署。
据介绍,当前,云祺科技已启动新一轮6000万元融资计划,其中40%用于持续加码研发,60%用于全球销售与市场拓展。云祺科技代表表示,本轮融资将为公司未来独立IPO铺路,也希望能将云祺打造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业务全球化布局的灾备厂商,代表成都走向全国,代表中国走向全球。
阿斯塔纳邀约:共拓合作潜力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与中亚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年来,成都积极推进与哈萨克斯坦在跨境投融资、产业合作、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支持中国西部企业在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开展投融资业务。
路演活动期间,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分别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阿斯塔纳交易所将在产业出海、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非常重视金融业发展,现在有数百甚至上千的公司作为成员,而且有很多成员来自中国,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地方。”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行政长官雷纳特·贝克图洛夫指出,中哈友谊持续多年,双边贸易额在过去三年实现翻番,在2024年突破430亿美元,相信未来能进一步去拓展合作潜力。
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首席财务官扎拉思·穆萨贝科夫毫不掩饰这趟旅程带给他的惊喜,“简直超越了我之前对中国及成都的所有想象。”他介绍,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自2018年全面投入运营以来,已经有447家上市公司,拥有162个独特发行主体。作为国际交易所,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能够提供先进的解决办法,满足不同投资者和企业的需求。
“我们的使命,是发展中亚地区值得信赖且具有流动性的资本市场。”扎拉思·穆萨贝科夫表示,2025年6月30日,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预计2025年底还将与港交所实现双重上市计划。
据悉,2025年阿斯塔纳金融日将在9月4日至5日举行,届时将汇聚来自70多个国家的5000多位参与者。阿斯塔纳国际融中管理局主席巴赫提亚尔·特卢别科也热情向中国企业及投资者发出邀请:“欢迎各位参与到我们的会议中来,进一步探索我们国家之间合作的潜力和机会。”
“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金融创新与国际化平台的桥梁作用。”傅诚刚表示,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将不断优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服务机制,积极推动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深度合作,助力更多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实现国际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