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锂电池销售行业16年的资深销售员,自从4月份贸易战过后,储能电池订单明显开始爆量,起初是为了抢3个月的关税缓和期,到逐渐导致电池价格上涨,到近期各采购商恐慌抢单,怕继续涨价,明显感觉二季度生意比一季度好太多。
但是这还没反映到股价上,因此我好奇销售情况,跟股价是不是有了足够预期差,以至于值得买入等待股价修复。
二季度情况分析:
结合行业抢装潮、公司产能释放及订单执行节奏,2025 年二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环比一季度增长约 40%-50%,核心驱动因素如下:
一、数据支撑与拆分逻辑
一季度出货量明确
根据雪球及东吴证券数据,2025 年 Q1 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2.67-12.7GWh,同比增长 80.54%,创历史同期新高34。这一数据反映了公司在储能领域的高景气度。上半年目标与 Q2 占比
公司计划上半年储能出货量达25-30GWh,按此计算 Q2 出货量需达12.33-17.33GWh。考虑到 Q2 是行业传统旺季(尤其是受政策驱动的抢装潮),Q2 出货量更可能接近上限。若上半年出货量取中值 27.5GWh,则 Q2 出货量为 14.83GWh,环比增长17.1%;若取上限 30GWh,则 Q2 出货量为 17.33GWh,环比增长36.8%39。行业抢装潮催化
国家政策对 2025 年 6 月 1 日前并网的储能项目给予电价保护,导致 Q2 出现集中交付高峰。据中国能源网报道,Q2 储能装机量预计环比增长 40%,头部企业订单饱满,亿纬锂能作为全球第二大储能电芯供应商,出货增速有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17。
二、核心增长动力
产能爬坡与订单执行
- 荆门基地:60GWh 超级储能工厂一期产能已达 30GWh,Q2 进入满产状态,支撑出货量提升618。
- 海外订单交付:美国加州 5GWh 项目、沙特 Neom 新城 2GWh 钠电池订单在 Q2 进入批量交付阶段,贡献约 3-4GWh 增量512。
- 大客户绑定:与海博思创签订的 50GWh 框架协议(2025-2027 年)在 Q2 开始部分落地,单季度交付量约 2-3GWh1215。
技术优势与产品结构优化
- 大容量电芯占比提升:628Ah Mr.Big 系列电芯在 Q2 出货占比超 60%,单 GWh 所需电芯数量减少 30%,生产效率显著提升617。
- 毛利率改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稳定在 6 万元 / 吨,叠加规模效应,Q2 储能毛利率有望从 Q1 的 16%-18% 提升至 18%-20%,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320。
政策与市场环境共振
- 国内抢装窗口期:截至 5 月底,新能源项目并网冲刺带动储能电池需求激增,公司 Q2 排产环比增长 30%,部分产线实行三班倒以满足交付917。
- 海外关税规避:马来西亚工厂消费电池产线在 Q2 逐步达产(预计贡献 1 亿颗小圆柱电池),虽不直接影响储能业务,但反映公司全球化产能布局的灵活性18。
三、结论
综合行业景气度、公司产能释放及订单执行情况,2025 年二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环比一季度增长 40%-50%,对应出货量 17.7-19.1GWh。这一预测的核心假设包括:
- 国内抢装潮带动 Q2 出货量达上半年目标的 58%-63%;
- 海外订单交付量占比提升至 25%-30%;
- 628Ah 大电芯产能利用率维持 90% 以上。
2025年中报预测(上半年业绩
营收规模
- 预测区间:270–300亿元,同比增长30%–45%
- 依据:
- 2025Q1营收127.96亿元(同比+37%)二季度进入行业旺季,储能及动力电池订单放量。
- 储能业务贡献核心增量,预计上半年出货25–30GWh(同比+70%–90%),占总营收60%–65%。
净利润
- 预测区间:22–25亿元,同比增长30%–35%
- 驱动因素:
- 储能毛利率提升:海外订单占比提高及大电芯(600Ah+)产能释放,毛利率从2024年14.7%升至16%–18%
- 动力电池修复: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毛利率从14.2%改善至15%–16%
- 消费电池稳健增长:电动工具、两轮车需求旺盛,营收同比+20%–25%
2025年年报保守预测: 54.5亿 ( 11亿+13.5亿+14.5亿+15.5亿)。22倍市盈率为1199亿市值。股价为58.48元。正好是去年高点58.04元附近。预计涨幅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