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9 11:11:39 股吧网页版
亿纬锂能谋求港股上市,超百亿元豪赌两大海外工厂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胡雅文


K图 300014_0

  近期,亿纬锂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这家成立24年的锂电池企业,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出,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匈牙利30GWh动力电池工厂及马来西亚38GWh储能电池项目,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华夏时报》记者已就相关问题向亿纬锂能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得回复。

  此前,亿纬锂能已经通过可转债实现大笔融资,截至2025年3月末,亿纬锂能的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48.21%,达134.35亿元,但海外项目的总投资需求仍远超当前现金储备。

  此时正值全球储能市场爆发与贸易壁垒高筑的交汇期,头部电池企业正在全球布局海外工厂。鑫椤锂电高级研究员龙志强告诉记者,“由于需要本地化,海外市场确实存在产能缺口。”

  亿纬锂能选择赴港上市,或许也不仅是为了融资扩产,更试图在同行夹击中,更快打开国际市场的缺口。

  海外扩张

  亿纬锂能在海外市场采取双线布局。根据招股书披露,此次港股IPO的核心募投项目直指两大海外基地,一是匈牙利30GWh动力电池项目,计划2027年投产,主攻46系列大圆柱电池。其次,马来西亚三期年产38GWh储能电池基地,也将于2025—2026年启动建设,预计两年半内建成。

  具体来看,一是投资86.54亿元的马来西亚的东南亚储能桥头堡项目,定位为“覆盖亚洲、辐射全球的多场景锂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除满足储能需求外,已布局电动两轮车、工具电池产能,2025年初实现小圆柱电池量产。二是欧洲的匈牙利基地,瞄准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的电池本土化需求。

  这一布局与公司近年产能扩张路线高度契合。2024年底,亿纬锂能通过发行50亿元可转债,已锁定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和21GWh大圆柱乘用车电池项目的资金。叠加此次港股募资,其国际化产能已呈现出“中国制造+东南亚储能+欧洲动力”的三层架构。

  尽管国内产能过剩,但尚存产能缺口的海外市场似乎成了头部电池厂的必争之地。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数据,中国锂电企业在海外拟在建/投产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工厂达58座,其中33座公布了设计年产能,总计达787.5GWh,34座公布了计划投资额,折合超3630亿元。

  据悉,中国主流锂电池企业在海外的投产产能已超过40GWh。而欧洲也是最主要的投资区域,占比超50%。同样是在匈牙利,宁德时代(300750.SZ)和欣旺达(300207.SZ)也部署了海外电池工厂项目,预计投产时间均在2026年。

  “宁德时代正将海外扩张视为第一要务”,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曾在2025年6月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表示。亿纬锂能亦在招股书中指出,扩产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是企业重要的融资途径,可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用于扩大产能、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战略资源和合作机会,有助于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目标。不过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可能被其他企业抢占,从而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储能业务以价换量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需求将突破2000GWh。面对这片蓝海,亿纬锂能选择以资本杠杆撬动产能格局,但也要面对相应风险。亿纬锂能在招股书指出,扩大产能会面临多种风险,包括物色、招聘、挽留及整合新增雇员所需的财务资源及时间成本;更多制造费用和支持成本;预算控制、融资安排等管理成本;也有需要取得各种政府批文、许可、牌照及证书,并完成相关验收备案等政策合规风险。

  截至2024年,亿纬锂能的全球动力电池加储能电池产能达112.9GWh,是2022年33.8GWh的3倍由于,海外新增产能释放后总产能将至少跃升至180.9GWh,或在3年内实现60%的扩产幅度。

  支撑亿纬锂能上市野心的,不乏储能业务的大幅增长。2024年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收入达190.27亿元,同比增长16.44%,占总营收比重从33.5%升至39.1%,几乎和动力电池板块持平。

  从出货量来看,2024年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销量为50.4GWh,同比激增91.63%;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12.7GWh,增速仍高达80.5%,这一表现使其稳居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二位。

  但高增长伴随价格压力。2024年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平均售价从前一年的0.6元/Wh降至0.4元/Wh,动力电池单价同步滑落至0.6元/Wh。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为“为提高竞争力进行的策略性价格调整”,通过以价换量抢占市场份额,致使储能毛利率从17%降至14.7%。

  2024年,亿纬锂能的储能及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为69.2%,与2023年的72.92%、2022年的92.8%相比明显下滑。对于市场上质疑扩产的生意,亿纬锂能曾公开表示,扩产是基于未来5年合计超过500GWh的意向订单,且产能将分期释放以匹配需求。

  龙志强告诉记者,之前国内产能还可以出口,而海外工厂对应本地化需求,国内产能或持续过剩。

  财务费用压力增加

  2024年,亿纬锂能的国内收入为368.23亿元,占比达75.7%;海外收入为117.91亿元,占比24.25%。如果海外扩产顺利,2026年海外收入或能实现显著突破。

  从基本面来看,亿纬锂能的现金流在持续改善。2025年一季报显示,因为存货优化、出货量上升摊薄单位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至8.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51亿元由负转正,同比增幅150.94%。

  截至2025年3月末,亿纬锂能的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48.21%,达134.35亿元,占总资产比重提升3.4个百分点,不过仍低于两大海外项目的总投资需求。

  亿纬锂能的资金储备增强有赖于可转债发行。2025年3月,公司获批发行50亿元可转债,这笔资金在一季度到账,直接推高了货币资金规模。

  虽然货币资金相对充裕,但亿纬锂能的资产负债率已升至62%,短期来看债务压力仍然不小。证券之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亿纬锂能的有息负债达328.19亿元,同比增长34.97%,其中一年内到期负债57.89亿元。2025年一季度,以利息支出为主的财务费用飙升131%至1.81亿元。

  目前,亿纬锂能的海外项目仍处于建设初期,尚未进入密集付款期,短期资金消耗或许可控。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今年一季度,亿纬锂能的资本开支同比增加125%至20亿元,环比增幅38%。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