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9月16日)市场震荡走高,创业板指一度跌幅超过1%,午后回升翻红,指数黄白线分化,中小盘股表现较强,两市成交额2.34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640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04%,深成指涨0.45%,创业板指涨0.68%。
板块方面,机器人、互联网电商、物流等板块涨幅居前,猪肉、有色金属、影视院线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国金证券:第三轮重估渐行渐近
周二上证指数盘中一度下探3830一线短期低点,此处也是10日均线和20日均线粘连处,午盘获得买盘资金一定的支撑,分时图上走出“V型”上涨,风格上小票表现强于大票。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9月初A股一度小幅调整,可能是资金对时点的短期表达,然而A股的第三轮重估——一辆由基本面主导的“慢车”,已经渐行渐近。对此,国金证券有三个建议和三个方向:
首先,对于已经入场的投资者,无需急于离场,因为当前市场的上涨得益于全球流动性泛滥、国内长期估值修复以及短期催化剂的共同作用,监管的呵护态度和充裕的内外资金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其次,对于尚未入场的投资者,建议保持耐心,等待更佳入场时机。尽管市场已在修复,但未来将更依赖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这需要时间来完成。
最后,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下跌,不必恐慌,因为系统性风险正在逐步化解,市场底部在抬升,且长期资金正在入场。
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建议关注三类资产:1)高股息资产、实物资产和黄金,以应对全球滞胀带来的不确定性;2)科技板块,以捕捉突破经济停滞的希望;3)中国转型中独有的结构性机会,特别是那些在出海、产业升级和下沉消费领域具备独特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02
机器人概念涨停潮
周二A股总市值接近5万亿的机器人板块上演涨停潮,汉威科技、安倍龙等20CM涨停;江苏雷利、斯莱克等涨超13%;三花智控、双环传动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宇树科技9月15日宣布开源UnifoLM-WMA-0——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
宇树科技介绍,UnifoLM-WMA-0专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而设计,其核心在于一个可以理解“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物理规律的世界模型。该世界模型具备两大核心功能:
一是仿真引擎,作为交互式仿真器运行,为机器人学习提供合成数据;
二是策略增强,可与一个动作头进行对接,通过预测未来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过程,进一步优化决策性能。
通俗而言,仿真引擎像一个虚拟训练场,可以生成大量合成数据供机器人学习和训练;策略增强可以预测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的“下一步”,为决策提供参考。这让人形机器人不需要每次都在真实环境试错,也能变得更“聪明”。
宇树科技在五个开源数据集上完成模型训练,测试结果显示,模型作为仿真引擎,可根据“当前图像”及一定数量的“机器人未来动作”,实现交互可控生成。
03
特斯拉机器人也有进展
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也有重大进展。特斯拉CEO马斯克称,计划周六对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下周将召开关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Optimus机器人、车辆产量的会议。
马斯克此前还在All-In峰会上谈及Optimus机器人的最新情况。马斯克认为,Optimus机器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称目前正在设计的Optimus V3将解决手部灵活性、拥有AI大脑,并且有望实现量产。
马斯克表示,该产品会在2026年量产,未来五年生产100万台。马斯克还谈及成本及量产可能面临的问题。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马斯克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灵巧手的复杂性与重要性,预计灵巧手是Optimus V3版本的变化重点,相关供应链值得持续关注。特斯拉后续时隔两年第三代新品发布,前期量产波折后对于明年展望逐步清晰,利好板块β表现。
华创证券表示,关注人形机器人核心三个逻辑:1)新技术方向为降本和轻量化,关注轴向磁通电机、MIM粉末冶金、旋转变压器;2)应用场景端的“机器人+”标的,场景先行不仅决定了国产机器人量产的路径,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空间的上限。B端率先放量的趋势已较为明确,尤其是在智能物流、纺服、特种行业等高复购、高刚需、低容错的应用领域;3)机器人1到10的两大板块:设备、数据与视觉。
04
药捷安康:盘中狂泻超70%
港股创新药个股惊现“A字杀”!继9月15日以115.58%的惊人涨幅收报415港元后,药捷安康-B周二(9月16日) 早盘延续疯狂走势,一度涨超50%,不过13:30分之后股价急转直下,从最高679.50港元跳水至收盘192港元,盘中跌幅超70%,总市值蒸发超2000亿元。

消息面上,药捷安康-B周二午间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交易价格及成交量近期出现异常变动。董事会确认,概不知悉导致股份出现该等股价及成交量异常变动之任何原因;或任何须予公布以避免股份出现虚假市场之资料;或根据上市规则须予披露之任何内幕消息。
公开信息显示,药捷安康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江苏南京,是一家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的小分子创新疗法的创新药公司,今年6月23日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9月8日,药捷安康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
公司于6月23日以13.15港元在香港上市,一度在3个月飙涨50倍。这一轮暴涨,市场认为或许与创新药概念相关,药捷安康9月10日公布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TT-00420)合并氟维司群治疗HR+/HER2-复发或转移性乳癌的II期临床试验,于9月10日获中国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有关试验为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旨在评估合并疗法的安全性、疗效及药物动力学。
资料显示,替恩戈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TK),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三大通路,已在中美两地开展了多项针对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借助利好药捷安康市值暴增,最高一度接近2700亿港元,将一众老牌创新药企远远甩在身后。继周一市值超过信达生物之后,周二盘中该股市值继续赶超中国生物制药,距离港股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在港股的3000亿市值,亦相差不远。
但值得注意的是,财报显示,药捷安康成立11年尚未盈利,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收入为0元,研发开支为9843万元,管理费用为2747万元,期内亏损为1.23亿元。
对于巨震,还有市场观点认为,也可能与其流通盘较小有关。据招股书,药捷安康总股本3.97亿股中,只有1528.10万股可供二级市场交易。这意味着,只需要少量资金,就能显著影响药捷安康的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