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4 17:52:10 股吧网页版
创新消费力 | 乐普养老:养老服务综合体跑向能力输出中心
来源:北京商报


K图 300003_0

  养老服务供给正出现全新模式,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半壁店二街的半壁店·长者照护之家(以下简称“长者照护之家”)即是一个典型代表。长者照护之家是乐普瑞康(北京)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普养老”)在京打造的首个社区养老综合体,可为入住长者照护之家及周边社区的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普惠性、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长者照护之家于2024年11月开业运营,面向家庭、社区提供全方位可持续的照护支持。

  长者照护之家共六层,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共有125间精装居室、300张床位。一层设有老年大学、托养服务区、社区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站、田村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二、三层设有失智照护专区;五、六层设有失能照护专区。其中,一层的社区食堂已挂牌“海淀食堂”。

  据医养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养康”)董事长、乐普养老总经理余立新介绍,长者照护之家由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普医疗”)与医养康联合打造,依托智慧养老照护平台,一站式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健康管理、心理慰藉等持续性养老照护,满足长者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服务需求。在付费方面,长者照护之家实现了政府补贴一部分、长者自付一部分的模式。

  根据计划,长者照护之家正在探索打造“1+3+N”特色服务模式,即用“1个平台”+“3大场景”+“N项服务”打造区域化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整体布局、社区嵌入,辅以医养融合、养护一体的模式。

  在余立新的战略中,长者照护之家还将被打造成一个能力输出中心,不仅要具备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还要具备向家庭输出养老服务的能力,这就涉及社区养老综合体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教育培训,这也是实现服务向家庭延伸的关键点之一。在她看来,长者照护之家也是一个实训中心,培训从业者照护实操技能,让他们能跟上人工智能潮流,懂得使用智能化设备、软件、产品。

  “目前,我们院内可以服务300位老年人,未来目标是服务可辐射周边半径10公里范围、1万个家庭。”余立新说,希望通过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完善供给类型,探索建设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及医养结合的整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并实现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让养老健康服务真正实现“贴近”“可及”。

  · 对话医养康董事长、乐普养老总经理余立新 ·

  为老服务要“贴近”“可及”

  北京商报:如何认识养老服务?

  余立新:“贴近”“可及”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关键之一。衰老是客观规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人在进入老年后,尤其是一些“老老人”以及失能、失智的老人,吃饭、喝水、服药、行走、睡觉、洗澡、排泄等一切以前能够自主的生活行为变得不再那么方便了。

  那么,我们提供的服务就要贴近老年人,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变得触手可及,让老年人伸手就可以够得到、用得上。这就像买东西,年轻时可以自主去摊点购买,进入老年后就需要送货上门。

  但这实现起来并不像“叫个外卖”那样简单。只有当养老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供需之间达到足够的匹配度,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产生,从而才能拉动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发展。

  在最初谋划长者照护之家时,我们就从刚需出发,把政府的关注点和老年人家庭遇到的难点放在一起,踏踏实实地寻求解决方案,一点一点去破解。

  智慧化让服务更便利、更精准

  北京商报:什么是“1+3+N”特色服务模式?

  余立新:“1+3+N”特色服务模式即“1个平台”+“3大场景”+“N项服务”。

  “1个平台”是建设一站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搭建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并连接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机器人等,并辅以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个体需求提供生活、保健、康复、护理、医疗、政府福利申请等精准服务。

  一站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依托于乐普医疗的科技实力,通过运用自研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及智慧化设施设备,基于智慧平台和大数据,在监测、预警、评估、干预、评价等全流程中,为老年人提供整合性的连续性照护,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医养服务需求。线上和线下融合式的发展,不仅能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也让老年人能更加方便地获得服务。

  “3大场景”是聚焦居家+社区驿站+养老机构等服务场景;“N项服务”是“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立体照护服务。

  目前,长者照护之家通过与医院合作,实现了提供诊前服务、院后护理以及中期康复服务;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协助家庭医生开展体检、寻访服务;40余项居家服务也已经辐射进家庭,面向家庭提供医疗护理续方送药、健康体检等整合式照护服务。

  北京商报:为何要引入智慧化平台?

  余立新:智慧化信息服务平台是长者照护之家的支柱之一。机构养老服务要更多地体现专业化,比如24小时的专业照护,吃、喝、拉、撒、睡、洗以及医疗养老服务等。

  智慧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连接如智能穿戴监测等智能化设备,实时采集老年人身体状况等数据,把数据进行分析后分发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及时响应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同时,我们也正在整合其他的智慧化、智能化资源,愿意与更多的伙伴合作,通过各种模式解决持续智慧化、智能化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高团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更好地连接起老年人的需求和工作人员的服务。

  提高照护比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北京商报:引入智慧化系统给服务团队带来哪些挑战?

  余立新:最为显著的挑战来自照护人员使用智慧化信息系统方面。在养老服务行业里,活跃着许多40—60岁的从业者。特别是50—60岁年龄段的从业者,在使用智慧化、智能化系统和设备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经过大量的专业培训才能使用。

  所以,长者照护之家在教育培训方面的重点之一即是培训照护人员懂得使用这些智慧化、智能化系统、设备和产品,让他们会用、愿用,让照护人员具备智慧化、智能化设备的使用能力并养成使用习惯,让智慧化信息服务平台的价值实现最大化,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便利、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但从目前使用端的情况来看,为老服务的智慧化、智能化产品在易用性方面还有改进空间,例如:有些产品界面不够友好、使用不够便利等。

  北京商报:如何看待智慧化、智能化的投入产出比?

  余立新:实现智慧化、智能化确实比传统模式投入要大。养老服务行业有一个重要指标——照护比,即1名照护人员可服务多少名老年人。如果采用了智慧化信息服务平台后,1名照护人员可以服务6—7名老年人甚至是7—8名老年人,即实现了照护比的提升,就可以评价智慧化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地降低了照护成本、发挥了作用。

  同时,智慧化信息服务平台涉及管理的全流程,例如排班、派工、计时、评价等。整体来看,目前使用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上均有显著的成效。

  小规模服务提供者将越来越多

  北京商报:养老服务供给有何趋势?

  余立新:在老龄化社会中,商品和服务都将向越来越适老化的方向发展。但养老需求太个人化,是个体化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养老服务不仅成本要低、效率要高,而且提供养老服务要足够丰富、灵活,以此来满足个性化需求。

  我判断,未来类似于“夫妻档”的小规模服务提供者将越来越多,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服务更加个性化、更加灵活,例如在护理领域、康复领域等。他们这些“小而美”的服务提供者将与规模化的养老服务集团在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上形成互补。

  未来,我们也会对类似于“夫妻档”的小规模服务提供者进行能力培训,让他们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服务。

  北京商报:目前在养老产业中最缺少的是什么?

  余立新:最缺少的其实是产品,但这并不是指狭义上的商品,而是“产品即服务”,即产品自身要“带着”服务。就像手机,它在诞生之初,产品属性大于服务属性。随着信息科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服务的入口,它的产品属性与服务属性已经融合在一起。

  养老产业中的“产品即服务”还有一个特征,即产品本身也要有为老服务的“意识”。例如,当手机产品面向老年人的时候,就要变得适老化,适当地去互联网化、适当地做减法,让老年人用起来更便捷。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产品即服务”,既包括对服务延伸的加法,也包括对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减法。“产品即服务”可能会更适合未来市场的需要和发展。

  北京商报:目前养老产业还面临哪些挑战?

  余立新:虽然养老产业初具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成长期,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除了产品外,服务提供者的观念转变、适老化思维以及人才梯队培训等都是养老产业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

  养老产业是个持续不断的产业,是个“慢”产业,需要参与者拥有足够的耐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