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核电巨头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核”,003816.SZ)宣布,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拟向中广核收购其持有的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下称“惠州核电”)、中广核惠州第二核电有限公司(下称“惠州第二核电”)、中广核惠州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下称“惠州第三核电”)、中广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下称“湛江核电”)四家公司股权。
8月29日上午,记者从中国广核相关人员处获悉,惠州一期计划今年投产,二号机组计划明年投产,惠州第二核电的三号机组计划2030年投产。理论上讲,如果当年投产,实现商运或发电,就会产生利润和收入。
避免同业竞争
记者了解到,本次交易标的为中广核持有的惠州核电82%股权、惠州第二核电100%股权、惠州第三核电100%股权、湛江核电100%股权。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国资委。由于中广核持有中国广核58.89%的股份,是其控股股东,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尚需获得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
惠州核电设立于2013年,其股权结构为中广核持股82%,大唐核电持股18%。惠州1、2号机组正在建设过程中,尚未投入运营,也未产生收入和利润。惠州第二核电设立于2023年,由中广核100%持股,目前,惠州3、4号机组同样在建设过程中,尚未投入运营,未产生收入和利润。
惠州第三核电设立于2025年,由中广核全资控股,目前,尚未开展核电项目建设。湛江核电成立于2015年,目前同惠州第三核电一样,尚未开展核电项目建设,没有资产、营收和利润。
对于本次交易,中国广核方面表示,在公司A股上市前,中广核保留若干核电相关业务,包括仍处于相对前期或规划中的核电相关业务,中广核就此作出了关于进一步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将根据保留业务的发展情况,将上述保留业务转让给公司,公司享有对中广核拟出售保留业务的优先受让权和收购选择权。中广核为持续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将持有的惠州核电、惠州第二核电、惠州第三核电、湛江核电股权转让给本公司。
国资国企专家周丽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统称“关联人”)之间避免同业竞争,是资本市场监管的基本要求,核心目的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关联人若同时经营与上市公司相同或相近的业务,可能利用控制权或信息优势,将商业机会、资源等输送给非上市主体,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相关监管规则,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需在上市时作出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
周丽莎进一步分析表示,中广核将保留的核电业务注入上市公司,解决潜在同业竞争问题,增强公司独立性和合规性。此次资产注入不仅是中广核履行承诺的合规动作,更是中国广核实现“核电资产整体上市”战略的关键步骤,长期利好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股东价值提升。
两家核电公司尚未产生收入
记者关注到,在此次交易中,惠州核电和惠州第二核电两家公司均有一定增值,惠州第三核电及湛江核电评估价值则为0元。
具体来看,截至评估基准日2025年2月28日,惠州核电资产基础法评估后的总资产账面价值约为421.63亿元,评估价值约为436.49亿元;总负债账面价值约为338.65亿元,评估价值约为338.65亿元;净资产账面价值约为82.97亿元,评估价值约为97.84亿元,增值额约为14.86亿元,增值率为17.91%。
惠州第二核电资产基础法评估后的总资产账面价值约为67.42亿元,评估价值约为68.68亿元;总负债账面价值约为55.16亿元,评估价值约为55.16亿元;净资产账面价值约为12.27亿元,评估价值约为13.53亿元,增值额约为1.26亿元,增值率为10.27%。
而惠州第三核电及湛江核电资产基础法评估后的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及评估价值均为0元。
基于资产评估结果,经双方协商同意并确认,最终确定交易价格为937,543.25万元,其中,惠州核电82%股权的交易价格为802,270.21万元、惠州第二核电10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135,273.04万元、惠州第三核电100%股权及湛江核电100%股权的交易价格均为0元。
中国广核表示,公司收购标的公司股权后,新增了在建及储备的核电项目,是实现公司未来核能发电量增长和业绩增长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本公司于核电行业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记者获悉,惠州一期计划今年投产,二号机组计划明年投产。这也意味着,若相关机组在投产当年实现商运或发电,就会产生利润和收入。
电价拖累业绩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广核是中广核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包含公司控股股东委托公司管理的8台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31,796 兆瓦和24,222兆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4.46%。
8月27日,中国广核还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出现下滑。营业收入约391.6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5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9.5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113.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51%。
从半年报来看,中国广核利润下滑的主要诱因在于电价下降。今年上半年,公司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累计上网电量为1133.60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6.93%,其中,子公司上网电量共计892.65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8.84%;联营企业上网电量共计240.95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0.41%。从上网数据来看,公司整体呈现出增长态势,但2025年上半年,由于电力市场整体交易价格有所下降,公司平均市场电价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23%。
除了业绩下滑,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也引起了市场关注。中国广核对此解释称,主要是支付燃料组件款项增加以及税收政策口径调整导致所得税支出增加。
在资产和负债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广核总资产约为4367.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7%;负债合计约为2630.5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0.23%,较2024年年底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