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间,中国广核(SZ003816,股价3.77元,市值1904亿元)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1.67亿元,同比下降0.53%;归母净利润59.52亿元,同比下降16.3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平均市场化交易电价下滑,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日晚间,中国广核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从控股股东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集团)收购惠州和湛江共4家核电公司,惠州1至6号核电机组将注入上市公司。
平均市场电价下滑
2025年上半年,中国广核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实现上网电量1133.60亿千瓦时(含联营企业),同比上升6.93%;电力销售收入合计约为306.58亿元,同比微增0.93%,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8.27%。
中国广核在运核电机组的上网电价分为核准电价和市场电价两类,其中核准电价由有关政府部门核准批复,市场电价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形成。2025年上半年,中国广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总上网电量约56.1%,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电力市场整体交易价格有所下降,公司平均市场电价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23%。
中国广核表示,今年下半年公司将密切跟踪及分析相关省区电力市场形势变化,进一步做实做细电力营销工作,“一省一策”形成最优策略;采取针对性营销策略,开发优质市场用户,为公司参与2026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做好准备;争取更多上网电量,力争2025年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不低于近三年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的平均值,积极争取更有利的市场电价。
截至6月30日,中国广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包含中广核集团委托公司管理的8台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31796兆瓦和24222兆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4.46%。公司表示,下半年将按计划推进机组高质量批量化建设(包括委托管理项目),推动已核准待FCD(指核反应堆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控股股东拟再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8月27日,中国广核还公告拟从中广核集团收购4家核电公司,包括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核电)82%股权,以及中广核惠州第二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第二核电)、中广核惠州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第三核电)、中广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江核电)3家公司100%股权。
其中,惠州核电82%股权的转让价格为80.23亿元,惠州第二核电100%股权的转让价格为13.53亿元、惠州第三核电100%股权及湛江核电100%股权的转让价格均为0。
据悉,惠州核电由中广核集团持股82%,中国大唐集团核电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8%,该公司负责惠州1、2号机组的投资、建设、经营等;惠州第二核电负责惠州3、4号机组的投资、建设、经营等;惠州第三核电负责惠州5、6号机组的投资、建设、经营等。
据中广核集团官网介绍,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总投资估算约1200亿元,规划建设6台三代核电技术机组,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供电500多亿千瓦时。目前,惠州1至4号机组正在建设中,1号机组预计年内投运,5、6号机组尚未开展建设,湛江核电尚未开展核电项目建设。
中广核集团曾承诺,将中国广核作为集团核能发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记者注意到,这是中广核集团今年第二次履行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2025年1月8日,中国广核公告收购中广核台山第二核电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于当月完成股权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