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5 22:54:40 股吧网页版
冷湖:石油枯竭后人口骤降 如今大风刮来了新生机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林春挺

  青海省的西北角,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处,有一座名为冷湖的城镇。这里平均海拔近3000米,总面积相当于2.5个广州市,常住人口却不足千人。这里曾因石油而一度繁荣,但随后又因资源枯竭陷入沉寂。

  2016年,以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为代表的能源巨头将触角伸向冷湖,随后越来越多企业陆续入驻。“2016年之前,冷湖镇产业极为单一,除石油产业外,几乎没有其他产业支撑。”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公司驻冷湖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8月中旬,第一财经记者来到冷湖,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成片的风机在风中旋转,公路上搭载着风电设备的大卡车来来往往,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

  随着新能源与年轻人的到来,产业兴起带动当地基础设施与服务业发展,公路、酒店餐饮等配套持续完善,又给冷湖带来新惊喜——独特地貌吸引各地游客,使其成为网红打卡地。

  从石油到新能源

  从广州前往冷湖,记者需先乘机到甘肃敦煌,随后驱车270余公里,穿越茫茫戈壁滩,3个小时后,终于抵达此行目的地。

  1954年,一支石油地质勘探队踏入冷湖。此地干旱少雨,昼夜温差高达60摄氏度,地表满是盐碱与砾石,荒无人烟。但当勘探队在附近发现名为奎屯诺尔(蒙古语意为“异常冰冷的湖泊”)的湖泊时,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1958年,冷湖传来消息:钻出日喷原油800吨的高产油井。一时间,五湖四海的科技工作者与石油工人汇聚于此。1959年,青海石油管理局迁至冷湖;1960年,冷湖设市,人口随后迅速增至10万。冷湖油田与克拉玛依、玉门、四川油田一同,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四大油田。

  但好景不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随着冷湖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当地发展急转直下:相关人员陆续转战全国各地其他大油田,青海石油管理局迁走,冷湖随之由市降格为镇。

  记者在冷湖石油老基地看到,当年成千上万间整齐划一的土坯房缺乏维护,宛如战后的废墟。只有残垣断壁上依旧可见的“冷湖油矿”“冷湖水电厂”“中国工商银行”等字样,在诉说着这里也曾繁华。

  常年在冷湖工作的人士向记者介绍,冷湖镇常住人口最少的时候,只有100人左右。

  多年以后,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地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茫崖市(地球上最孤独的城市)、被称为“沙戈荒”(沙漠、戈壁和荒漠的简称)的冷湖,凭借当地风能、太阳能丰富且有大片未利用国土空间的优势迎来转机。

  2016年1月,中广核注资13亿元成立中广核青海冷湖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开始在冷湖开发风光项目。经过10年开发,该公司在冷湖的风电机组已经超过170台,人员也从最初的6人增至46人。

  同时,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三峡集团、中国绿发投资集团、青海水利水电集团等巨头也纷纷在冷湖布局风光项目。

  冷湖的常住人口,逐渐多了起来。数据显示,2024年,冷湖常住人口321户573人。

  零下34摄氏度开发新能源

  中广核在冷湖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距离冷湖镇中心约25公里,为中广核青海冷湖区域28万千瓦风光电站;一个距离冷湖镇中心约120公里,为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

  在冷湖,建设新能源基地不仅是规模的较量,更是技术和耐力的挑战。这里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最低气温达零下34摄氏度,冬季长达8个月;土壤中盐晶含量超80%,盐碱腐蚀严重;一年有180多天风沙肆虐,缺乏水源、电力和信号。

  以温差来说,记者在冷湖采访时感受到,这里白天艳阳高照,夜晚寒风冷冽,呼呼作响。

  “冷湖一年到头,只有冬夏两季。”中广核冷湖区域风光电站副站长张乔挺告诉记者,夏天,冷湖中午气温极高,紫外线强烈,人在此环境下工作极易疲劳,还容易引发各类问题,所以工作尽量安排在早上进行。除了高温,当地的蚊虫也让人烦恼不已。牛虻和蚊子数量众多,牛虻还会吸血,给工作人员带来诸多困扰。

  冬天风力强劲,人在户外站立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摆动。张乔挺说,项目建设期间,晚上即便盖上三层被子,也常常被冻醒,因为当时还没有供电。每天清晨,唤醒他们的不是闹钟,而是寒冷的气温。

  张乔挺介绍,尽管项目人员都来自西北地区,对寒冷有一定适应能力,但在冬季进行风机检修工作时,风机内温度极低,冷得让人手脚僵硬,连拧螺丝钉这样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异常困难。

  为应对低温,机组采用抗冻液压油和加热装置;为防止风沙侵蚀,在叶片表面涂覆防尘涂层。“但最头疼的是运输。”他解释说,一片风机叶片长90米、重25吨,从厂家到冷湖要穿越2000公里无人区,稍有不慎就会卡在山路里。项目建设初期,由于冷湖路况较差,大部分是未曾开发的土路,一段3个小时的车程,运输风机叶片的大卡车需要走十多个小时。

  但项目最终如期建成投产。2024年12月30日,中广核冷湖广竣风电场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项目之一,年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这相当于满足了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约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也相当于能让约10万辆电动汽车不间断行驶一年的用电量。

  据中广核介绍,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5.4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4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4.6万吨。

  满天星斗下的孤独

  中广核冷湖广竣风电场位于典型的无人区,望不到头的荒漠里不见人烟。从冷湖镇中心到风电场现场,要经过一条近120公里的砂石土路,开车约需3小时。记者夜里乘车前往时,车辆一路颠簸,震得人牙齿直打颤。

  该项目共有19名员工,生活用品主要从甘肃敦煌采购。中广核冷湖广竣风电场场长李峥峰向记者解释:“每次采购都会备足一周的菜量,因为从项目地到敦煌,开车往返需14小时。”

  生活用水则依靠车辆从冷湖镇中心运输过来,每吨水的价格接近100元。“平时大家用水都很节省。”李峥峰说道。截至目前,地图上还找不到这个项目的定位。李峥峰只知道,项目附近两公里处有座名为低头山的山,从项目地开车前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地罗布泊,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

  这里不见一株绿植。为改善风电场的空气湿度,项目建设期计划搭建大棚,但碍于土壤、气温及水源等实际因素,最终只好放弃。为添加些许绿意,风电场综合楼外“栽种”了几棵塑料绿植,楼内通过花盆栽种的方式添加了些许绿植。

  从冷湖镇中心到中广核广竣风电场全程无导航,但风电场专职司机老应对路线早已烂熟于心,即便是晚上十点,全程无路灯,他也能熟练往返于风电场和冷湖镇中心。只是满天星斗下,人会莫名感到孤独。“连野狼和狐狸都没见过。”他说,在这里,这些野兽找不到吃的。

  这种孤独感,是中广核广竣风电场19名员工的共同体验。一名员工从老家甘肃张掖买来了只牧羊犬,取名“可乐”,有的员工戏称它“场花”。“大家都很喜欢它。”李峥峰用手抚摸着“可乐”的头说,“总给它喂肉,它长得可快了。”

  风电场工作人员主要来自甘肃、青海、陕西、河南等地,甘肃籍员工居多,主要原因是这里回甘肃最方便。齐风盼来自甘肃,每次回家都颇费周折,要跨越上千公里:先坐公司车到敦煌,再从敦煌乘高铁到兰州,最后从兰州换乘汽车回老家,回家一趟耗时约14小时。每次休假回来,他总要花大半天时间才能适应这熟悉又陌生的环境。

  为体现关爱员工,照顾员工通勤往返,青海公司调整了冷湖员工的休假安排。原本员工每月上班20天、休息10天,但考虑到员工路上耗时多,便将员工回家和返程时间从休息时间中扣除。

  齐风盼出生于1990年,却自嘲“老人”。其原因是,中广核在冷湖工作的46名员工平均年龄约28岁,有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李峥峰来自河南,他是最近才调到中广核广竣风电场来的。得知这个消息时,记者问道:“你为啥会选择在这儿工作?”他回复:“这里可以看到地平线。”

  “大风吹来了‘金山银山’”

  在冷湖开发新能源初期,中广核的员工主要在冷湖镇中心解决吃住。那时的冷湖,还未因新能源项目发生较大改变。但随着项目扩建,员工及供应商人员增多,以及其他能源巨头陆续到来,不断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渐渐地,镇上酒店、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往来人员提供便利。

  同时,新能源项目还推动了交通发展。为满足设备运输等需求,通往项目地的公路不断改善。在冷湖开车多年的老应回忆,以前路上只有黄沙戈壁,如今全是运送风机、光伏组件的卡车。

  记者了解到,在冷湖布局风光项目,为了拿到优质的风光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

  公路改善不仅方便了物资运输,还带来新契机。大约从去年起,中广核冷湖区域风光电站员工发现,这两年来,自驾来此的游客越来越多。记者在采访当中目睹了这一景象:仅该项目出口的公路两旁,大约两公里之内,就密密麻麻地停放了几十辆车,有些甚至堵住了电站的出入道路。

  原来,电站所在地有一处连绵不断的神秘景观——黑独山。这片戈壁深处的山体,经亿万年自然造化,形成独特黑色地貌,宛如大自然绘就的“水墨画卷”。

  记者途经黑独山景区时看到,里面停满至少上百辆车。由于游客太多,茫崖发布曾在7月发文呼吁游客错峰观光,并在门票上给予优惠。该景区门票为60元/人。

  夜幕降临,记者来到冷湖镇中心,这里同样热闹非凡,人们在街上跳着广场舞,街道两边的酒店几乎被游客住满。“这时候,订房也要提前预约。”张乔挺说。因供不应求,有些酒店房间价格飙升至五六百元,而在青海西宁,同档次酒店只需一半的价钱。

  2024年8月,海西发布的一篇文章在谈及冷湖等地的新能源产业时说:“大风吹来了‘金山银山’。”文章还说,这些绿色电能通过西电东输至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而每天早晨,中广核冷湖风电场的电站内,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准时响起。早操结束后,这里的年轻人又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