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SZ003816)$ 中国广核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稳定的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广核作为全球第三大核电运营商,在我国核电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中国广核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公司现状、行业环境、竞争格局、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深入剖析,为投资者和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公司概况
(一)公司简介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广核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平台,2014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1816.HK),201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3816.SZ) ,成为A+H两地上市的核电运营商。公司主要从事核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与管理,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和新能源业务。
(二)业务布局
1. 核电运营核心地位:公司以核电运营为核心业务,业务占比超90%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31,798兆瓦,占全国在运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5.02% ,2024年公司管理的核电站总上网电量为2,272.84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4.38% ,市场份额超过一半。
2. 多元化业务拓展:积极布局新能源、核燃料、数字化及海外市场,形成了“6+1”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在新能源领域,2024年境内新能源新增装机1153万千瓦,清洁能源在运装机已突破1亿千瓦 ;在核燃料领域,不断完善核燃料产业链布局;在数字化领域,自主研发的“和睦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核电堆型;在海外市场,参与英国欣克利角项目等,拓展国际业务。
(三)财务状况
1. 营收与利润增长:近年来营收稳步增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比增长5.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增长0.83%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发电量提升,2024年公司及其子公司运营管理的28台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2421.81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6.08% ;总上网电量约为2272.84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6.13% 。
2. 成本与费用控制:通过优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本。2024年通过低利率银行贷款置换、资本市场发债等途径,使得债务融资成本下降,叠加到期债务本金偿还后减少,财务费用51.33亿元,同比下降9.40% 。同时,公司计划通过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进一步降低成本。
三、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全球核能复兴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连续4年上调世界核电发展预测值,3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三倍核能宣言》 ,主要核能国家对核能的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加大。目前有40多个国家支持扩大核能利用,全球核电发展迎来全面复兴。
2. 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增长:当前有63台核电机组在建,总装机容量超过70GWe ,是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之一;在过去五年中,全球核电运营商已决定对60多台核电机组实施延寿,约占到机组总量的15% ;2020年以来,全球在核工业的投资包括新建核电项目和在役机组延寿年投资额增长近50% ,超过600亿美元 。
(二)中国核电行业快速发展
1. 政策推动核准常态化:“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被写入我国首部能源法,核能立法工作加快推进。2021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此后核电核准审批已重归常态化。2022 - 2025年,我国连续4年核准核电机组数量≥10台 ,2024年我国共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1台核电机组 。
2. 装机规模与发电量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7台,总装机容量597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 ;2024年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797小时,核电累计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居全球第二,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72% ;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较上年增长52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3370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 。
(三)未来趋势
1. 核电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提升:根据《中国核能发展与展望(2023)》 ,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10% ,相比2022年翻倍。《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建议积极有序推进项目开发,预计到2040年我国核电装机需达到2亿千瓦 。
2. 核能综合利用拓展:积极拓展核能供暖等综合利用,2024 - 2025供暖季核能供暖面积达1402万平方米,全国首个为石化园区供汽的“和气一号”供热工程建成投产 ;核电作为优先消纳电源,其利用小时数维持高位且相对稳定,2021 - 2024年分别为7778、7548、7661、7806小时 。
四、竞争格局分析
(一)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拥有核电牌照的企业仅有中广核、中核、国家电投和华能四家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中国广核和中国核电是行业内的两大龙头,合计市场份额超过80% ,形成双寡头竞争格局。
(二)中国广核的竞争优势
1. 装机规模优势: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为28台,总装机容量31,798兆瓦,占全国核电总装机的约50% ;管理的核电站的总上网电量为2,272.84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4.38% 。
2. 技术领先优势:在广西防城港全面建成“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建核电机组中有14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自主研发的首个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 ,已广泛应用于“华龙一号”“VVER机组”“高温气冷堆”等30台不同技术的核电堆型中 。
3. 国际化程度高:积极参与国际核电项目,如英国欣克利角项目等,在国际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提升了公司的国际影响力。
五、发展前景分析
(一)机遇
1. 政策支持: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政策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核电核准常态化使得公司有更多机会获取新项目,政策对核电技术研发、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支持也有助于公司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2. 行业增长:全球和国内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核电在能源结构中占比的提升,以及核能综合利用的拓展,为公司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业务增长机会。
3. 技术创新:公司在核电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如“华龙一号”技术的应用和“和睦系统”的研发,有助于公司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挑战
1. 电价波动风险:公司核电机组的上网电价分为计划电价和市场电价,市场化电价的波动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2024年电力市场整体交易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化交易平均含税电价约为0.3869元/千瓦时,同比下降3.85% ,2025年部分地区市场化电价继续下降,且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将影响平均电价水平。
2. 市场竞争加剧:虽然核电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其他企业可能通过技术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市场,加剧市场竞争。同时,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如风电、光伏等,也可能对核电市场份额形成一定的挤压。
3. 核安全风险:核安全是核电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一旦发生核泄漏等核安全事故,不仅会对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也会影响整个核电行业的发展。公司需要持续加强核安全管理,提高应对核安全风险的能力。
六、未来发展战略
(一)持续扩大装机规模
积极推进在建核电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投产。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在建及核准机组容量达1324.6万千瓦 ,投产后总装机将达4500.2万千瓦,增幅43.3% 。同时,积极争取新的核电项目核准,保持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
(二)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
加大在核电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动“华龙一号”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如先进核电技术、核燃料循环技术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拓展多元化业务
在巩固核电运营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加快新能源业务发展,提高新能源在公司业务中的占比。积极拓展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如核能供暖、核能制氢、核能海水淡化等,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参与国际核电项目竞争,提升公司的国际市场份额。
七、结论
中国广核作为全球第三大核电运营商,在我国核电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公司在装机规模、技术实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受益于全球和国内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然而,公司也面临着电价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核安全风险等挑战。通过实施持续扩大装机规模、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拓展多元化业务等发展战略,中国广核有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对于投资者而言,中国广核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需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态势和公司的战略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