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满足一天膳食纤维。”9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地铁东单站内出现大幅新希望乳业“活润”轻食瓶广告,该产品定位可以代餐的“液体沙拉”,内含9种果蔬,瞄向追求健康的健身人群。上半年,新乳业实现营业收入55.26亿元,同比增长3.01%;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33.76%。其中“活润”增速超过40%,远高于整体增速。不过,随着低温奶赛道越来越卷,打功能牌的新乳业还能持续多久?
“液断神器”
按照“活润”产品描述,“活润”轻食瓶以代餐饱腹为卖点,主打“0添加蔗糖”,一瓶288大卡,相当于1个苹果的热量,同时添加9种果蔬,包括富含多种维生素的牛油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K及抗氧化物质的羽衣甘蓝,每瓶含25g膳食纤维,被称作“液体沙拉”。
在北京地铁东单站内,“活润”轻食瓶打出“一瓶满足一天最低膳食纤维”的巨幅广告语。同时,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给“活润”的这款轻食瓶纷纷打上减肥、代餐的标签,“2025最强液断神器”“一个月减5斤”“效果堪比blueglass”......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产品的功效因人而异,其热量并不低。
据了解,液体断食法(液断)是一种通过摄入液体或加工前为液体的食物(如奶茶、牛奶、冰淇淋等)进行短期减重的饮食方式,要求每日热量摄入不超过1200大卡。该方法通过限制食物形态与热量摄入实现减重,但实际执行中易因高糖饮品或营养素不均衡导致健康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活润”轻食瓶中特别添加了被誉为“瘦子菌”的B420益生菌。B420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多种作用和功效。不过也有观点认为,B420益生菌过量、不当使用或特定体质可能导致不适,常见副作用包括腹胀、腹泻等消化问题,过敏或免疫异常人群需谨慎。
推“活润”轻食瓶,新乳业希望切中瑜伽健身、办公轻食、户外随行等控糖减脂的消费场景,瞄准追求健康的消费人群,抢占低温赛道。但与普通酸奶相比,“活润”轻食瓶价格较高。在新乳业旗下华西乳品旗舰店内,340g规格售价39.9元/3瓶,折合13.3元/瓶。同类产品中,君乐宝简醇230g规格售价24.9元/4瓶,折合约6.23元/瓶。蒙牛冠益乳200g规格售价97.91元/10瓶,折合约9.8元/瓶。
对于喝酸奶补充维生素等人体所需,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通过喝酸奶的方式,有助于促进维生素的补充,而且能够弥补快节奏生活下人们果蔬摄入不足的问题。从吸收角度来说,最好的获取方式是吃维生素片,但喝酸奶的同时能把维生素补充了,也算是个小创新”。
抢滩低温
在常温奶增速放缓下,低温奶逆势增长。
马上赢品牌CT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常温纯牛奶、常温酸奶市场份额同比下滑,销售额同比下降13.44%、18.45%,而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不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销售额也保持正向增长2.51%、2.58%,成为行业内更具增长活力的板块。
乳企“抢鲜”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品质的追求持续升温,低温鲜奶开始抢占常温奶的市场。另一方面,近年来常温奶打价格战,侵蚀了企业利润,布局低温市场可以降低对单一液态奶业务的依赖。
新乳业主要靠低温奶拉动增长。财报显示,上半年新乳业低温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高于整体增速。其中明星产品“24小时”鲜奶持续升级,高端鲜奶、“今日鲜奶铺”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活润”系列抓住质价比、代餐、0蔗糖的消费趋势不断迭代创新,实现超40%的高速增长。
“活润”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营销的推广。财报显示,“活润”品牌以“喝‘活润’,就轻松”为年度营销主题,并选择与知名IP形象“暹罗厘普”联名合作。自2025年4月在小红书官宣“活润”与“暹罗厘普”联名后,平台热度持续升高,在线上线下引发广泛热议。
随着头部乳企纷纷布局,低温奶赛道也变得卷起来,从拼奶源、拼营养,到卷功能、卷高端,“活润”或也感受到压力,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广告投放。半年报显示,新乳业的广告宣传费同比增长25.17%至约1.56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约39%。其中线下传统媒体同比增长37.11%,占比提升至35.17%。
宋亮认为,“现在乳企都在打健康牌,产品同质化严重,其实各品牌产品、渠道、工艺没太大区别”。
对于“活润”轻食瓶对“活润”系列的业绩提升作用、如何与同类产品竞争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新乳业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