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日期:2025年8月24日
一、核心财务表现:盈利高增,现金流强劲复苏
1. 2025年中报业绩创历史新高
营业收入:163.75亿元(同比+24.75%),Q2单季82.88亿元(同比+28.71%),创二季度历史峰值。
净利润:归母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57.22%),Q2单季7.45亿元(同比+159.55%),增速远超行业均值。
盈利能力:毛利率19.07%(同比+1.10pct),Q2达20.28%(同比+4.80pct);净利率7.49%(同比+1.52pct)。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77亿元(同比+53.29%),收现比率102.15% 。
2. 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资产负债率:29.24%(2024年末:27.44%),维持健康水平;货币资金130.74亿元,资本充足。
股东回报:ROE 3.76%(同比+1.15pct),ROA 2.879%(同比+1.14pct)。
二、业务结构转型:AI"三驾马车"驱动增长
1. 收入结构演变(2020 vs 2025H1)
业务板块 2020年占比 2025H1占比 2025H1同比增速
通讯用板 71.04% 62.70% +17.62%
消费电子及计算机 28.92% 31.60% +31.63%
汽车/服务器 <1% 4.92% +87.42%
关键转变:AI相关业务(端侧+服务器)营收占比超35%,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 增长动能解析
AI端侧产品:AI眼镜量产推动消费电子板块毛利率升至24.52%(同比+2.80pct)。
AI服务器:高阶HDI/SLP技术切入800G光模块供应链,泰国工厂试产加速产能释放。
全球化布局:美国市场收入占比79.87%(同比+29.10%),欧洲收入同比+94.65% 。
三、产能与战略规划:80亿加码AI全链条布局
1. 核心产能建设进展
基地 投资额 进度 核心产能
淮安产业园 80亿元 2025H2启动建设 高阶HDI/HLC(AI服务器/光模块)
泰国工厂 - 一期2025年5月试产 AI服务器/车载PCB
高雄园区 5亿元设备 2026Q1小量产 30-80层超高阶PCB
2. 技术卡位AI硬件
云端:SLP导入1.6T光模块,3.2T产品研发中;高阶HDI满足AI算力需求2078。
端侧:独家供应头部客户AI眼镜FPC模块,折叠屏手机组件市占率第一。
四、历史财务趋势分析(2020-2025)
1. 营收与净利润:V型复苏确立
年份 营收(亿元) 同比 归母净利润(亿元) 同比
2022 362.1 +8.69% 50.12 +51.07%
2023 320.7 -11.45% 32.87 -34.41%
2024 351.4 +9.59% 36.19 +10.14%
2025H1 163.8 +24.75% 12.33 +57.22%
拐点信号:2023年行业周期底部,2024年企稳,2025年AI驱动增速跃升。
2. 资产效率持续优化
存货周转率:2025H1达3.87次(年化7.74次),连续4年提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3天,行业领先水平。
五、风险提示与挑战
需求波动:AI终端出货量不及预期将影响新产能利用率(如淮安产业园)。
技术迭代:AI芯片升级加速可能缩短PCB产品生命周期。
地缘政治:泰国工厂出口面临潜在关税政策调整。
六、结论:AI-PCB龙头成长空间可期
鹏鼎控股已完成从"消费电子周期股"向"AI成长股"的战略转身:
短期动能:2025H2淮安三园区产能释放,AI服务器板出货量环比翻倍,全年净利润有望突破24亿元(同比+30%+)。
长期壁垒:AI"云-管-端"全链条技术布局(全球HDI/SLP前三)+ 全球化产能(淮安/泰国/高雄),2026年目标营收450亿元。
估值重估潜力:当前PE(2025E)处于行业低位,AI业务占比提升有望带动估值中枢系统性上移。
数据来源:公司2020-2025年财报、券商研报、公开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