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A股市场交投活跃,券商2025年中报集体“报喜”。
截至8月28日午盘,已有14家上市券商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以中小券商为主。
其中,浙商证券、东吴证券、国元证券、长城证券、华安证券、信达证券等10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营收均超过20亿元;同时,前述提及的6家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均达到10亿元以上。
业绩增幅方面,相较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有12家上市券商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不过也有2家上市券商呈现“营收降、净利润增”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区域券商迎来业绩爆发期。例如,华西证券上半年净利润暴增了11倍,东北证券、华林证券半年度净利润分别增长了2倍、1倍以上,为净利润增幅最突出的3家券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经纪、自营业务成为证券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上述14家上市券商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12家券商营收、净利“双增”
2025年上半年,券商业绩普遍回暖,但行业分化依旧突出。
据Wind统计,在已披露2025年中报的14家上市券商中,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券商共有6家,分别为东吴证券、国元证券、长城证券、浙商证券、华安证券和信达证券。
值得关注的是,这6家券商上半年营收均超过20亿元。
浙商证券、东吴证券、国元证券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61.07亿元、44.28亿元、33.9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19.32亿元、14.05亿元。
长城证券、华安证券上半年营收均超过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5亿元、10.35亿元;信达证券上半年的营收为20.37亿元,但净利润达到10.24亿元。
西部证券、东兴证券、华西证券、东北证券4家券商今年上半年营收也达到20亿元以上,分别为:27.89亿元、22.49亿元、20.73亿元、20.46亿元;但其归母净利润均不到9亿元,分别为:7.85亿元、8.19亿元、5.12亿元、4.31亿元。
另外4家券商,第一创业、山西证券、西南证券、华林证券上半年的营收均在19亿元以下,分别为:18.32亿元、16.41亿元、15.04亿元、8.35亿元。其中,前3家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均在5亿元左右,华林证券上半年净利润则为3.36亿元。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均为2025年上半年
业绩增速方面,上述14家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全部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其中,华西证券、东北证券、华林证券的表现较为突出,相较2024年上半年,这3家券商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了1195.02%、225.90%、172.72%。
紧随其后的是长城证券,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91.92%;信达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均达到64%以上。
若结合营收来看,2025年上半年,有2家券商的营收呈现同比下滑,但净利润同比增长;另外12家券商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步增长。
具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浙商证券、西部证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了23.66%、16.23%。净利润则分别同比增长了46.49%、20.09%。
对于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的原因,西部证券解释是由于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减少所致。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一些券商是在追溯调整了2024年上半年会计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比如,东吴证券、东北证券、东兴证券均属于这种情况。
经纪、自营助推业绩增长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2.76%,深证成指上涨0.48%,创业板指上涨0.53%。市场交投活跃,股票交易量同比增长60.9%。
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经纪、自营业务成为证券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整体上,目前已披露2025年中报的14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据Wind统计,包括华西证券、国元证券、华安证券、西部证券、山西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在内的9家上市券商,上半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40%。
券商投资业务也普遍呈现增长势头。仅有东北证券、华林证券上半年投资净收益同比下滑。
东兴证券、浙商证券、国元证券、华安证券、华西证券、信达证券等多家券商2025年上半年的投资净收益较去年增长了1倍以上。
浙商证券介绍,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上海证券自营分公司及浙商投资、浙商资本两家子公司开展投资业务。上海证券自营分公司持续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并积极开展战略性和创新性业务。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和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债券投资择时胜率较高,权益投资占比提升、营收扩大。
“权益自营是券商业绩弹性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券商板块的重要选股思路。而权益业务的弹性来源,以自营业务为主,辅以部分的投行跟投、私募股权跟投等。”国泰君安非银金融研究团队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业绩增速较快的券商,在经纪、投资业务方面均有相对突出的表现。
例如,华西证券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1.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25% ,占营业收入比重54.93%;实现投资业务收入3.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96%。
而其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上半年,公司抓住市场行情好转机会,日均股基交易量增长,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相应增加;投资业务营收增长主要是公司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机遇,权益类投资收益增加,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减少综合影响所致。”华西证券解释。
业务体量更大的东吴证券也是一个典型代表。
根据东吴证券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该公司财富管理总客户数达到316.6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21%;新增客户总数30.91万户,同比增长147.88%;客户资产规模6,958.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1%;A股市占率较上年末提升0.006个百分点。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8.90亿元,同比上升35.70%。
同时,该券商投资净收益的同比增幅接近68%;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呈现同比增长,但增幅均不及经纪业务净收入。
投行复苏、资管“拖累”
除了贡献主要增量的经纪业务、投资业务,券商投行业务亦有复苏迹象。
Wind数据显示,在上述14家上市券商中,除了华西证券、东北证券、信达证券,其他11家券商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华安证券、西部证券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5.854%、134.32%;西南证券、国元证券、华林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的同比增幅也都达到65%以上(最高不到90%)。
不过,这几家券商的投行业务体量均较小,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多在1亿元左右。只有西部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接近2亿元。
相比之下,资产管理业务对券商业绩形成了一定拖累。
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的券商,仅有东吴证券和长城证券,增幅分别为11.01%、79.27%。但这两家券商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不到1亿元。
华西证券、国元证券、华林证券、西南证券、东兴证券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的同比降幅均超过30%。
业绩显著回暖叠加政策、资金支撑,券商板块的投资价值受到市场重视。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团队指出,政策端,“活跃资本市场”导向明确,注册制深化、交易机制优化、引入中长期资金等举措持续落地,直接拓宽了券商投行、经纪、资管等业务空间。资金端,市场信心修复带动成交回暖与两融回升,叠加养老金、保险等增量资金入市可期,为券商业绩提供弹性基础。
此外,“自身转型方面,行业正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业务,尤其是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优化收入结构并增强盈利稳定性。因此,券商不仅受益于市场回暖的Beta弹性,更因成功转型而具备独特的Alpha增长潜力(盈利质量提升)。政策预期、资金改善与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使得券商板块的盈利前景确定性提升,当前具备较高的配置吸引力。”上述团队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