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02:53:09 股吧网页版
IP引领 力盛体育遨游赛事蓝海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多年前,对赛车行业毫无了解的温州商人夏青,掏出100万元接手濒临解散的333赛车队,开始了他与赛车队的故事,这也是力盛体育发展的起点。彼时,一辆桑塔纳轿车就标价十几万元,赛车更是奢侈品,赛车运动对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

  “当时只是想帮个忙,也没有当成主业来做。”夏青对上海证券报记者坦言。这个看似冲动的决定,让他与赛车产业、体育行业有了紧密的连接。从银行柜员到政府职员,再到下海创业,成为“中国赛车第一股”力盛体育董事长,夏青的创业史恰是浙商“敢闯敢试”的生动注脚。

  从一个赛车队起步,如今的力盛体育不仅在汽车运动全产业链进行布局,还拥有多个头部赛事IP以及多个赛车场馆资源。目前,力盛体育已不止于“车”,更向“赛”倾斜,涉足高尔夫球等其他体育赛事,主营业务包括体育赛事经营、体育场馆经营、市场营销服务、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数字体育业务等。

  深植浙商基因:

  敢闯敢试务实诚信

  “整个社会的空气里都飘荡着创业的冲动。”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夏青的语气里仍有几分少年意气。彼时,二十多岁的他在政府部门捧着“铁饭碗”,却总觉得这样“一辈子能看到头”的生活少了点什么,“当时年纪轻,不知道天高地厚,就想出来看看”。

  于是,夏青辞去公职,来到了上海。他开过海鲜工厂,做过地产开发,也办过印刷厂,一步步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口中得知,333赛车队因经营不善正在寻求买家,他决定接手这家俱乐部,命运的齿轮由此开始转动。

  “当时我对赛车一点都不了解,也没把它当成主业来做,只是想帮个忙。”夏青说,但没过多久,敏锐的他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那个时候,上海大众(现名为上汽大众)、上海通用(现名为上汽通用)这两家中国最大的汽车厂商都在上海,我觉得赛车在上海会有很好的机遇。”

  接手车队后,夏青从零开始探索赛车俱乐部运营的商业模式。他带着团队与中汽联合作,着手改装赛车,还和上海大众合作改造车队,一点点搭建起专业体系,成立了上海大众333车队。2004年,上海国际赛车场建成落地,在F1中国大奖赛开赛前的预演赛上,夏青的车队从十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

  “当时我才35岁,现在我已经60岁了。25年过去,我们和上汽大众的合作还在延续。”夏青颇为感慨地告诉上证报记者,“我们温州人有一个传统,不管做什么产业,不管做多大的生意,跟客户的信任和连接是刻在骨子里的,这是我们公司的原则,要做长久的生意。”

  截至2025年,力盛体育已与上汽大众、米其林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时间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份对于长久的坚持,正是浙商精神的生动写照。

  从接手赛车队,到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夏青秉持着最朴素的商业逻辑:不搞花架子,坚持务实、诚信,敢为人先、勇闯天下。

  深耕汽车运动:

  坐拥赛车场馆布局全产业链

  2017年,力盛体育在深交所上市,彼时公司还叫“力盛赛车”,被称为“中国赛车第一股”。

  提到中国赛车,人们总会想起韩寒,而提到韩寒与赛车的缘分,就不得不提到夏青。2004年,夏青邀请韩寒加入上海大众333车队。2012年,韩寒代表车队拿下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和中国房车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赛车史上第一个同一赛季登顶这两项赛事的车手。

  “赛车成就了韩寒,韩寒也成就了赛车。他的作品对赛车运动有很大的推广作用,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赛车,很多小朋友也开始学习卡丁车。”夏青说,推广赛车不能只盯着顶级赛事,更要“从娃娃抓起”。

  据夏青介绍,卡丁车是赛车运动最好的入口,因此公司在这一细分领域已经形成代理、研发制造、场馆经营、培训、赛事等闭环产业链。公司推出的“赛卡联盟”卡丁车场馆连锁品牌,在全国布局了近20家场馆。

  在赛车领域,力盛体育已构建起从青少年培养到顶级赛事的完整生态,还拥有上海天马赛车场、株洲国际赛车场等场馆资源,海南国际赛车场也正处于建设当中。

  深耕汽车运动行业二十余年,力盛体育已成功运营和推广了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等多个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IP。2003年起,公司旗下赛车学校就在上海天马赛车场开展赛车培训。2010年启动的中国卡丁车锦标赛,也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青少年卡丁车赛事。

  在传统汽车赛事之外,力盛体育的触角已延伸到新兴赛事领域。去年,公司在株洲赛车场与北斗合作推出“无人驾驶挑战赛”,让自动驾驶汽车与有人驾驶赛车同场竞技。在电动赛车领域,夏青坦言:“电动车做赛车难,一踩电门,马力就到顶峰,长时间满负荷运行还容易发热。”力盛体育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经费,今年已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电动赛车。

  2024年5月,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登陆上海,公司赛事IP进一步丰富,夏青认为行业仍是一片蓝海。据他透露,从今年开始,力盛体育将陆续推出来自四个品牌厂商的电动赛车,并进行测试性比赛。

  公司战略转型:

  IP引领发展布局多元赛事

  2022年,“力盛赛车”正式更名为“力盛体育”,还提出了“IP引领,数字驱动”的长期发展战略。

  “以前做赛车,其实是借了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东风。”夏青解释称,2020年,线下体育行业受到冲击,夏青和团队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发展到底是靠“车”,还是靠“赛”。关于转型的讨论持续了大半年,最终夏青拍板,要做大体育赛事经营。

  据介绍,力盛体育已经形成场馆运营、赛事IP和数字化三大方面的业务,以IP赛事为引领,场馆经营、人才培养、数字化传播都将服务于赛事IP的打造。

  拥有丰富的汽车赛事经营经验后,力盛体育也开始逐步涉足其他体育赛事。今年4月,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与力盛体育举行签约仪式,力盛体育成为中国男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独家官方运营推广机构。夏青认为,高尔夫这项运动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点,不仅有经济价值,商业模式也较为成熟,“我们会像做赛车一样,从顶级赛事切入,再延伸到培训、场馆运营、球员培养这些方面,把产业链做深”。

  在夏青看来,体育赛事产业还是一片蓝海,但赛道选择颇有讲究。力盛体育的原则是在投入与长期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绝不盲目跟风。“做项目前,一定要先搞清楚项目的经济性、商业模式、受众。我们优先选高净值人群愿意消费的项目。同时,也承办大家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实现两条腿走路。”夏青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也许未来在适当的时机,我们还会进入网球、跑步、自行车等有市场底蕴的项目中。这些事情急不来,我们正在慢慢地往前走。”

  如今,60岁的夏青正逐步放手,让儿子夏南接手公司业务。“年轻人懂新技术、新玩法,而且也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产业。”他笑着说,“该撞的南墙、该走的弯路,都得让他自己去经历。下一代比我们强,这是肯定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