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15日晚间,江阴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江阴银行在多重压力下交出了一份兼具稳健增长与结构优化的成绩单。面对行业利润承压、区域经济调整的外部环境,该行通过深耕主业、优化结构、数字赋能和机制创新,持续释放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转型动能。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江阴银行存款总额达1621.76亿元,同比增长6.82%;贷款总额达1314.20亿元,同比增长5.87%。在资产端持续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同比增长10.4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8.46亿元,同比增长16.63%,显示出扎实的经营基本面。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86%的稳健水平,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提升11.9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12%,为未来发展筑牢风险缓冲垫。值得一提的是,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26BP至1.62%,反映出该行在利差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持续优化。
在服务结构上,江阴银行将资源持续向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等领域倾斜,相关贷款投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金融支持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同时,该行通过优化“三台六岗”信贷模式、推动移动展业与线上流程再造,实现个人小额贷款从授信到用信“最快1小时到账”,真正打通了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末,该行贷款占总资产比重63.31%,较年初提升1.32个百分点。在零售端,该行持续拓展文旅、教育、养老等场景金融布局,打造“乐澄文旅”平台、上线“周末去哪儿”小程序、推广智慧校园系统,金融服务日益“嵌入式”,服务触点更广、渗透更深。
在组织机制上,江阴银行正在构建一套更加精细化、体系化的转型推进逻辑。总行层面加快“六大业务中心”集成建设,打破传统条线壁垒,提升专业运营效率;支行层面则因地制宜推进“一行一策”差异化经营,形成“多点突破、特色共进”的新格局。与此同时,配套引入涵盖效益、满意度和可持续能力的综合评估机制,推动资源配置更精准、绩效激励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