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中国经济&股市的主线是“涨价”。
1、“涨价”是必须的。
就我个人观察,中国经济已经从“滞涨期”进入“衰退期”有一段时间了。核心数据是cpi持续低迷,无风险利率越来越低,商品价格历史低位。
人们喜欢线性外推,这是经济周期存在的根本原因。经济差的时候人们以为情况会永续,捂紧钱包最大限度节衣缩食;经济好的时候人们也以为情况会永续,储蓄率下降上杠杆消费。经济不会一成不变,亘古不变的是人性。
商品价格极低的状态在持续中积累了大量反作用力,“个人”作为生产者无法获得收入的提高,公司成本相对固定,低物价意味着低利润(毛利=商品价格*产量-成本),国家无法获得税收增长(简单来说:税收=税率*企业收入),“个人”作为消费者优质商品的选择变少。
经济目前有从“衰退期”向“复苏期”转变的迹象,核心数据是gdp开始缓慢增速,股市整体估值已经提高。此时政策制定者有“事半功倍”的操作空间,可以给经济推上一把。
推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其中“投资”有“大基建”和“房地产”这两个主要力量。“房地产”由于之前使用过度几年内都无法再次使用,低价“出口”被贸易伙伴警惕难以增长,“消费”要等到“复苏期”确认或者“过热期”才好用。政策制定者公布“大基建”项目正是给经济四两拨千斤的助推,期待更多“大基建”项目公布。
2、“涨价”是有利的。
实际上“大基建”过去我们用的也很多,只是过去三年暂时用的少,攒了一些空间。不可能靠它长期拉动经济。最终本轮最有可能带动经济从“衰退期”走向“复苏期”的因素,我认为还是“涨价”,即“有意识的提高商品价格”。
人们在“滞涨期”和“衰退期”节衣缩食,积累了大量“储蓄”,此时涨价是可承受的、有基础的。涨价可以使公司的利润改善、报表光鲜、有扩张冲动。“个人”收入和工作机会会随公司利润改善而提高。
即便收入增加,“个体”之间的收入增速不可能相同,“个体”会为了更高的收入增速进入“努力奋斗”-“收入增加”-“继续努力”的正向循环,人性永不变,“个体”会线性外推,以为这种“努力就有好结果”的情况会永续。
“一个人的消费不是由他的积蓄决定的,而是由他的预期收入决定的”,简单来说:预期月底会收到5万月薪的人,即便兜里只有5块钱,也敢消费3万的包。当预期收入增加时,消费是一定会增加的,这是不变的人性。
“涨价”还有许多好处,比如减少贸易伙伴的压力等等。
3、如何实现。
提高“面粉”的价格,“面包”必然涨价。国有企业掌握大部分原材料的生产。一定要记住,价格不是成本决定的,是“供应”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的,控制好产量就能控制好价格。就像控制好“土地的供应量”就能控制“房子的价格”一样,控制原料价格跟操盘房地产如出一辙。
“复苏期”最值得持有的是股票,因为公司报表改善,利润会增加;因为人们线性外推,估值会增加。利润估值=市值,利润估值双增带来的是市值的戴维斯双击。

财友们怎么看?出来聊聊吧
感谢关注
#发改委重拳破内卷!统一大市场提速# $统一大市场(BK1077)$ #外围波动加剧,8月A股怎么走?#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社区牛人计划#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