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岭股份(SZ002725)$ 截至2025年8月27日,福建中科光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光芯”)的IPO运作呈现技术验证加速与资本运作并行的特征,其核心进展与市场预期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维度:
一、技术产业化验证进入关键阶段
1. 800G EML芯片量产在即
中科光芯2025年上半年完成800G光模块用EML芯片的客户验证,预计2025年Q3启动规模化量产。这一进展直接推动其一级市场估值从2023年的120亿元跃升至260亿元,较年初增长30% 。若量产良率稳定在85%以上(当前实验室数据为92%),其估值可能在IPO前突破300亿元,对应跃岭股份(002725.SZ)持有的46.24%股权价值将超过139亿元 。
2. 英伟达供应链突破
中科光芯25G DFB芯片已通过英伟达认证进入供应链测试阶段,预计2025年Q4完成最终认证并启动小批量供货。若成功进入英伟达生态,其国际市场认可度将显著提升,为科创板上市的“全球竞争力”叙事提供支撑。参照源杰科技(25G DFB芯片龙头,市值180亿元)的估值水平,中科光芯的PS(市销率)可能从当前的8倍提升至12倍以上。
二、资本运作窗口逐步开启
1. Pre-IPO融资与保荐机构选定
中科光芯计划在2025年Q4启动Pre-IPO轮融资,高信资本、君联资本等机构已进入尽职调查阶段 。若本轮融资估值达300亿元,融资规模或达5-8亿元,资金将用于800G芯片量产线扩建及硅光技术研发。同时,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正参与保荐机构竞标,预计2025年12月前确定主承销商 。
2. 跃岭股份的资本协同
跃岭股份作为中科光芯的参股方(直接持股36.19%+间接持股10.05%),其2025年中报显示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84%,主要来自中科光芯利润改善及估值提升 。市场传闻杰思集团(跃岭股份控股股东)计划通过资产置换将中科光芯注入跃岭股份,形成“光芯片+新能源材料”双主业格局,以规避独立IPO的审核周期 。
三、估值重构逻辑与对标体系
1. 一级市场估值锚定
中科光芯当前估值260亿元,较2023年增长116%,主要基于其技术稀缺性(国内唯一全产业链光芯片生产商)和市场增长预期(2025年营收预计突破30亿元)。按PS(市销率)8倍计算,其估值已接近中际旭创(光模块龙头,PS 4.3倍)的1.86倍,反映市场对其技术溢价的认可 。
2. 二级市场对标与上市预期
若中科光芯2026年成功登陆科创板,其合理市值区间预计为500-800亿元,对应跃岭股份持股市值增值空间达200%-300%。参照云岭光电(华工科技旗下光芯片企业,PS 48倍)和源杰科技(PS 34.6倍)的估值水平,中科光芯上市后PS可能达15-20倍,成为科创板“光芯片第一股” 。
四、风险与不确定性
1. 技术量产与市场竞争
中科光芯800G芯片量产良率若低于80%,可能导致客户订单流失。当前全球光芯片市场由英特尔、思科等巨头主导,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国内企业已在800G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中科光芯需在2025年下半年证明其量产能力以维持估值溢价。
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
跃岭股份控股股东杰思金材已将其持有的全部6287.5万股(占总股本24.56%)质押给工商银行,质押比例达100%。若股价跌破平仓线(估算约10.75元),可能引发强制平仓,影响中科光芯的战略推进。
五、结论:技术与资本共振的临界点
中科光芯的IPO运作已进入技术验证与资本运作共振的关键窗口:
- 短期(2025年Q3-Q4):800G芯片量产良率、英伟达认证结果及Pre-IPO融资进展是核心观测点;
- 中期(2025年Q4-2026年Q1):保荐机构选定、招股书提交及监管问询回复将决定上市节奏;
- 长期(2026年上市后):若技术商业化成功,其市值可能突破800亿元,成为国内光芯片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标志性企业。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两大信号:
1. 技术信号:2025年Q3 800G芯片量产良率是否稳定在85%以上;
2. 资本信号:2025年Q4是否启动Pre-IPO融资及保荐机构的最终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