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思汉能及杰思集团运作上市公司跃岭股份(002725)收购案例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产业协同与资本整合,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并实现旗下优质资产的证券化增值。结合公开信息及行业背景,具体分析如下:
一、收购目的解析
1. 战略转型与产业协同
跃岭股份原以铝合金轮毂制造为主业,海外营收占比近90%,但传统汽配行业增长面临瓶颈 。杰思集团旗下拥有新能源材料(龙电华鑫)、储能装备(美华能源)等核心资产,与跃岭股份形成显著互补:
- 供应链整合:龙电华鑫的锂电铜箔技术与南宁产投的铝产业链资源结合,可为跃岭提供高性能铝箔坯料,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构件、储能系统外壳等增量市场 。
- 市场协同:美华能源的储能装备出口业务可借助跃岭覆盖80多个国家的海外渠道,加速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跃岭可通过杰思集团旗下新能源整车厂资源,获取汽车轻量化零部件订单 。
- 技术融合:跃岭在铝合金轻量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如锻造轮毂减重30%、强度提升25%),与杰思集团的新能源材料技术结合,有望开发适配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结构件,提升产品附加值。
2. 资产证券化与资本运作
杰思集团旗下核心资产(如龙电华鑫、灵宝黄金)存在强烈的证券化需求:
- 龙电华鑫:作为全球锂电铜箔龙头,2023年收入突破120亿元,曾计划独立IPO但未推进。若注入跃岭股份,可实现“绕道上市”,借助A股估值溢价提升资产价值 。
- 灵宝黄金:港股上市公司(03330.HK)估值显著低于A股同业,若通过资产重组注入黄金采选资产,可快速提升跃岭股份市值并优化盈利结构 。
- 储能业务整合:美华能源2024年储能订单同比增长60%,其海外业务与跃岭渠道协同空间巨大,未来或通过资产注入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 。
3. 控制权集中与治理优化
原实控人林氏家族在转让24.57%股权后,放弃剩余17.08%股份的表决权,确保杰思金材(杰思集团全资子公司)绝对控股 。此举为后续资产重组扫清治理障碍,便于快速推进战略转型。
二、潜在利好分析
1. 业务重构与盈利增长
- 新能源业务增量:通过龙电华鑫的铜箔技术与南宁产投的铝产业链协同,跃岭可切入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预计该领域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毛利率较传统轮毂业务提升10-15个百分点 。
- 储能业务爆发:美华能源的储能设备出口业务与跃岭海外渠道结合,预计2025年相关收入占比将提升至20%以上,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 成本优化:通过供应链整合,铝合金坯料采购成本有望降低8%-12%,显著改善毛利率 。
2. 估值重塑与资本增值
- 资产注入预期:市场普遍预期杰思集团将通过跃岭股份平台注入龙电华鑫、灵宝黄金等资产。以龙电华鑫投后估值150亿元测算,若注入51%股权,可使跃岭股份市值增长超200% 。
- 行业估值溢价:转型新能源后,公司市盈率有望从传统汽配行业的15-20倍提升至新能源材料行业的30-40倍。以2025年预测净利润3亿元计算,对应市值可达90-120亿元,较当前市值(约40亿元)存在翻倍空间。
- 市场关注度提升:收购事件引发机构投资者关注,近一个月跃岭股份调研频次环比增长300%,外资持股比例从0.5%升至1.2%。
3. 政策与资源支持
- 国资背书:杰思集团第二大股东为南宁市产业投资集团(持股29.41%),其作为宁鑫锂电基金主发起人,将为跃岭提供铝产业链资源及政策支持,助力其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布局 。
- 出口红利: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跃岭股份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储能设备出口订单已开始放量,2024年Q3海外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0% 。
4.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业绩承诺:杰思集团承诺,若2025年跃岭股份净利润未达2亿元,将以现金补足差额,为投资者提供安全边际 。
- 股权激励:收购完成后,跃岭股份计划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团队与股东利益,预计覆盖高管及技术骨干超100人 。
三、风险提示
1. 整合不确定性:新能源业务与传统制造的管理模式差异较大,若龙电华鑫团队与跃岭原有管理层协同不畅,可能影响转型进度。
2. 资产注入审批:龙电华鑫涉及军工材料供应,其资产注入需通过国防科工局等部门审批,存在政策风险 。
3. 行业竞争加剧:储能结构件领域已有宁德时代、科达利等头部企业布局,跃岭股份作为新进入者需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总结
杰思汉能及杰思集团运作跃岭股份收购的核心逻辑是产业协同驱动价值重构:通过新能源材料、储能装备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整合,将上市公司从单一汽配供应商转型为新能源轻量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潜在利好不仅体现在业务规模与盈利水平的提升,更在于资本市场对其估值体系的重新定价。若资产注入及整合顺利,跃岭股份有望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黑马标的,建议密切关注后续资产重组进展及订单落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