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已有13家农业上市公司发布了2025年中报。从中报透露的数据来看,养殖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俗。上述13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有不同程度增长。而这8家公司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净利润增长幅度最高。
牧原股份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销售生猪4691.0万头,其中商品猪3839.4万头(包括向屠宰肉食类子公司合计销售1138.8万头),仔猪829.1万头,种猪22.5万头。公司共计屠宰生猪1141.48万头,销售鲜、冻品等猪肉产品127.36万吨。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46%,其中,屠宰、肉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83%;公司实现净利润105.30亿,同比增加1169.77%。
不过,梳理养殖上市公司的销售数据、投资者互动信息等更多细节可知,生猪销售价格在今年持续呈现低位震荡的态势,上市公司压缩成本以求得更多利润是共识。而目前来看,生猪销售价格的低位震荡仍在延续。
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生猪分析师李晶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生猪市场处于养殖端减重出栏,供应增量,但下游需求受院校放假和高温天气持续的双重影响的减量期,供大于求导致猪价处于低位。
为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据悉,近期,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消费季节性偏弱,加之前期二次育肥生猪出栏,猪肉市场供应有所增加,生猪价格小幅回落。
李晶解释,如果近期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从短期行情看,中标企业加大生猪收购,无疑会提升生猪消化速度,结合消费需求、出栏量数据变化等信息,生猪销售价格或迎来短时触底小涨。但从长期来看,能够推动猪价调整的根本还在于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王红焱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能够缓解供给压力,稳定短时猪价,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后续随着中秋、国庆等节日临近,消费需求会有所回升,叠加收储影响,生猪价格或有一定反弹。但由于当前生猪产能仍相对过剩,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快速扭转,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小,大概率呈低位震荡、温和回升态势。
生猪价格低位震荡的背景下,压缩养殖成本提升竞争力是行业共识。例如,江苏立华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最新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显示,半年度肉猪完全成本为12.8元/公斤,6月份完全成本下降至12.3元/公斤,预计年底有望达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养殖成本构成中占比重较大的是饲料成本,而从四季度分析,玉米市场迎来新粮上市,价格有继续下滑的可能,而豆粕价格或小涨,综合饲料占比推算饲料成本或小幅度回落。且养殖企业或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等多个渠道继续压缩成本,预计成本面仍有0.5元/公斤至1.0元/公斤的压缩空间。”李晶说。
王红焱介绍,除了饲料方面的成本压缩之外,养殖效率上,智能化设备普及可减少人工,提升疫病防控与繁殖效率,如智能巡检、声音识别等技术,能带来成本优化潜力。目前,行业正通过遗传改良持续优化猪种,以减少疫病损失,提升繁殖性能(如窝产仔数、成活率)来降低仔猪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