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0 21:28:08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湖北
负债1100亿!牧原股份要跑去港股了?
曾经的“河南首富”秦英林要带着他的公司去港股上市了。
好消息是,他们是全球最能养猪的,没有之一。坏消息是,他们的负债真的多。
你们知道国内每年大概会吃掉7亿头猪嘛!而养猪世界第一强的牧原股份他们有多能养猪呢?
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牧原股份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产能,达8100万头,而且这个数据,牧原股份保持四年了。
按生猪出栏量计算,牧原股份2024年的全球市场份额为5.6%,超过第二至第四的市场参与者合计的市场份额。
作为河南有名的实体企业,秦英林能够带领牧原长时间坐上“河南首富”的宝座,这并不是容易的,毕竟“猪王宝座”下的债务枷锁,既是牧原股份全球最大生猪产能的勋章,也是其逆周期扩张策略的风险注脚。
当年秦英林在河南内乡用22头猪开启创业之路,谁也未曾想到,仅仅靠养猪登上首富的宝座,如今8100万头的生猪产早就是全球第一。
根据数据显示,牧原总负债1100亿左右,资产负债率58.7%,虽较2023年的62.11%有所下降,但短期债务达602.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牧原能当老大靠的是“熬死同行”。过去几年猪肉价格低的时候,他们借钱扩建猪场,把出栏量从4000多万头做到7000多万头。但扩张太快了,2023年亏了40多亿,2024年又赚了180多亿。他们自己建猪场、自己养、自己杀,全链条自己干,但这样花钱太多,固定资产占收入比例比同行高很多。
但这样做的代价也不小。公司总负债在2024年底高达1101亿元,光短期债务就有600多亿元。而账面上的现金还不到130亿,这点钱连眼下的短债都不够还!招股书里直接标注了风险,流动性紧张,可能影响以后发展,还有人担心“猪王”会不会一夜翻车。

牧原养猪开创新道路

就养猪来说,旺季一年猪价涨疯,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淡季遇上亏损或者疫情,账面数字就跟过山车一样猛。过去几年国内猪周期变化大,牧原动辄建数十万头养殖大场,拼的是资金链硬不硬。
赚快钱容易,稳扎稳打难得很。牧原给养殖业打开了新路,技术升级,规模化,产业链全闭环,普通农户、乡镇养殖场借着龙头企业带动,日子越过越好。牧原模式确实有一套,在业内没人不服。但养猪终归是农业,养得起还得卖得出。
摊子铺得这么大,钱从哪儿来?这不,早在2021年3月,雪球论坛上就有人发了篇帖子,题目挺吓人:《牧原会是惊雷吗?》,那时候牧原的市值都超过4000亿元了,可质疑声就没断过。
主要火力集中在三点:一是说它盖猪圈花的钱(固定资产)对比卖猪肉赚的钱(销售收入),这个比例远比同行高出一大截,这钱都花哪儿去了?是不是虚增了?
二是说它那些合资子公司里,少数股东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才13.98%,远低于母公司股东的47.88%,这差距也太大了点,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利润没给人家分够?
三是直指它跟关联公司牧原建筑之间,两年内竟然有将近190亿元的巨额关联交易,这左手倒右手的,是不是在偷偷输送利益?
牧原股份的回应是:我们的“全自养模式”跟同行那种“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不一样,所以固定资产占比高。少数股东ROE低,那是因为那些合资子公司好多还在建设期,压根儿就没怎么盈利。至于跟牧原建筑的交易,那都是按市场价来的,公平公允,绝对没有利益输送。
谁知道,这风波还没平呢,2021年12月,牧原股份又栽了个跟头,旗下31家公司因为商业承兑汇票持续逾期被点名,累计金额大约2125.73万元。
一个季度营收几百亿的大企业,竟然会为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商票逾期?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尽管负债累累依旧是河南首富

尽管背着千亿债,还时不时闹出点财务风波,秦英林夫妇凭借牧原股份的成功,可是在“河南首富”的宝座上稳稳当当坐了好多年。根据2025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他俩的财富高达1300亿元,这数字,相当亮眼。
秦英林1992年就从机关辞职回老家河南内乡县创业了,从最初的22头猪起家,硬是把企业发展成了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庞大产业链。他琢磨出来的自动喂料设备等技术,在行业里也算得上是领先的。
在A股市场,牧原股份一度被誉为“猪中茅台”,风头无两。2014年上市后,股价曾经从34.66元最高涨到90.72元。
即便如今,股价较2021年的高峰已经跌去了超过一半(截至今年6月5日收盘价为40.78元/股,总市值2228亿元),其“猪茅”的概念强度,依然吸引着一部分投资者的目光。
秦英林和他的牧原股份,从河南内乡的小县城出发,一路打拼到深交所上市,如今又把目光投向了港交所。这位“猪王”,正试图用他那8100万头生猪托起的两千亿市值,书写新的篇章。
2024年,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达到了178.81亿元,折算下来,每天差不多有近5000万元进账。这么一看,养猪这门古老的生意,似乎好日子又回来了?
但别高兴太早。牧原的业务高度依赖生猪销售,占了总收入的九成以上。近三年(2022-2024年),生猪销售收入分别为1197亿元、1082亿元和1362亿元,总收入也相应地在1100亿到1400亿之间晃悠。
而净利润呢,则完美展现了猪周期的典型波动:2022年盈利149.33亿元,到了2023年就亏损了41.68亿元,然后2024年又实现了189.25亿元的盈利。这净利率也是跟着上蹿下跳,分别是12%、-3.8%、13.7%。这种“赚一年亏一年再赚一年”的循环,似乎是养猪业难以摆脱的宿命。
甚至有观点认为,牧原目前这每年七千多万头的生猪出栏量规模(2022年6120万头,2023年6382万头,2024年7160万头),可能已经摸到了现阶段的天花板。在新一轮猪周期下,头部猪企和尾部猪企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那些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型猪企,恐怕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财友们怎么看?出来聊聊吧

感谢关注

$牧原股份(SZ002714)$  $新 希 望(SZ000876)$  $猪肉概念(BK0882)$  #沪指十年新高!量能连六天破两万亿#  #社区牛人计划#  #盘逻辑:深度解析,理清投资思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